「驚悚大師」史提芬京的小說作品無數,被電影人改編成電影的作品更是多不勝數。閱讀他的作品,被嚇到是非常自然的事。然而,在他的作品中真正談及「鬼怪」的故事委實不多,那麼為何我們會有恐懼呢?或許,「鬼怪」其實並不可怖,反而心中的「魔」才教人驚嚇,這也應驗了已故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我們最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1999年改編自同名小說的《The Green Mile》(綠里奇蹟),就是釋出叫人即使在絕望的監倉中,也要謹記人尋找希望之心。相信大家都對劇情耳熟能詳,坦白說《綠里奇蹟》算不上是一個故事,而是關於監獄生活的零碎事件所組成,反而大大增加電影的真實感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容易因一個人的外表,而對他有先入為主的印象;而且生命中有很多無奈,而其中一種無奈是來自法律的冷硬。黑人死囚明知自己沒罪,即使連監獄長也有此同感,他仍為人獻出自己生命,讓人反思人的惡性、法律的缺憾、人對外表的歧視,甚至神等議題。
一部講述逃獄的故事,同時教人牢記「希望的救贖」的電影。電影藝術其中一樣引人入勝的地方,是能通過不同人物、環境和情節,探索不同的問題,測試不同立場和信念可否碰撞與相融。導演Frank Darabont在《月黑高飛》中探討了恐懼、制度、自由與希望的話題經,其中一款海報直接道出主旨: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恐懼可以把你牢牢囚禁,希望可以讓你自由)。但我們到底被甚麼囚禁?我們又恐懼甚麼?我們怎樣才能得到自由?希望又有甚麼意義?《月黑高飛》把這些問題設置於一所監獄之中,讓問題與思考循劇情逐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