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皮亞琴察到米蘭的時尚之路
PHOTO / IG@giorgioarmani
1934 年,Giorgio Armani 出生於意大利北部小城皮亞琴察。年少時的他本來夢想成為醫生,在米蘭大學醫學院就讀,但對解剖與臨床缺乏熱情,最終選擇退學。隨後在米蘭百貨公司 La Rinascente 工作,從櫥窗設計、採購到布料研究,這段經歷讓他培養出對服裝材質、色彩與結構的敏銳眼光。60 年代,他加入男裝品牌 Cerruti,正式投身設計領域,並逐步累積聲名。到了 1975 年,他與伴侶 Sergio Galeotti 合作成立自家品牌 Giorgio Armani,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尚王國。這一年,正是意大利時裝開始挑戰巴黎霸權的年代,而 Armani 的出現,無疑成為意大利時尚全球化的重要推手。
解構西裝,改寫男裝與女裝的語言
PHOTO / IG@giorgioarmani
Armani 最具革命性的貢獻,莫過於他對西裝的再定義。在 70 至 80 年代,他打破傳統硬挺的結構,將墊肩削弱,放鬆腰身線條,以柔軟布料塑造隨性卻不失權威的輪廓。這種設計,讓穿上西裝不再是壓迫感,而是一種自如的優雅。Richard Gere 在《American Gigolo》裡穿上的 Armani 西裝,成為一代經典,讓「權力穿搭」不再僅屬於僵硬的銀行家,而是帶著性感與現代感的都市男性象徵。與此同時,Armani 也為女性創造了職場服裝的新語言。他筆下的女裝西裝套裝,簡潔、果斷,讓女性在辦公室與會議桌前以全新姿態出現。這種「柔中帶剛」的美學,與 80 年代女性社會地位提升相互呼應,堪稱一場文化符號的轉變。
從Red Carpet到日常的 Armani 美學
PHOTO / IG@giorgioarmani
Armani 的美學哲學,不僅存在於辦公室,也深深影響了影壇與紅毯。從Leonardo DiCaprio,Cate Blanchett 到 Tom Cruise,無數明星都曾穿著 Armani 的禮服與西裝走上奧斯卡紅毯。他的服裝低調卻精緻,不以浮誇取勝,而是以線條、比例與布料說話。Armani Privé 高級訂製系列固然展現極致工藝,但他更成功之處,在於將 Armani Jeans、Emporio Armani 與 Armani Exchange 帶入大眾市場。無論是高級定製還是街頭牛仔,他始終堅持一種理念:衣服是為穿的人服務,而不是喧賓奪主。
極簡奢華,超越時代的風格哲學
PHOTO / IG@giorgioarmani
與其他追逐潮流的品牌不同,Armani 始終維持極簡與優雅的態度。他避開誇張印花與過度裝飾,專注於材質、輪廓與剪裁,將所謂「奢華」回歸至舒適與耐看。這樣的堅持,使 Armani 成為「極簡主義」的代名詞,也奠定了他在時尚史上的獨特地位。Armani 曾經說過:「真正的優雅,不是引人注目,而是令人難忘。」這句話,正是他半世紀以來的設計信念。
Armani 王國的擴張
PHOTO / IG@giorgioarmani
從服裝出發,Armani 品牌逐步延伸至香水、眼鏡、家居,甚至酒店與餐飲,形成完整的生活方式帝國。儘管事業規模龐大,他卻始終保持對品牌的掌控,沒有選擇如其他奢侈品牌般併入跨國集團。這種獨立精神,讓 Armani 王國維持著與眾不同的氣質,也讓品牌始終保持一種個人化的靈魂。他的公司文化亦以人情味著稱。Armani 常說,自己最自豪的並非銷售額,而是能與團隊一同創造屬於意大利的時尚故事。
Giorgio Armani 的文化印記
PHOTO / IG@giorgioarmani
回顧 Giorgio Armani 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設計師,更是一位時代的觀察者。他洞察了社會氛圍:80 年代的權力遊戲、90 年代的極簡回潮、21 世紀的生活方式升級,他都以自己低調而堅定的方式,給予時尚最貼切的答案。Armani 的貢獻,不是流行於一時的潮流,而是一種可以延續至未來的態度。他讓人明白,服裝並非炫耀,而是一種自我修養的外化。他塑造的安靜奢華,正是當下與未來時尚最重要的課題。
延伸閱讀:Emporio Armani2026 春夏男裝系列5大重點:於沙漠砥礪前行、保留對世界的熱情探索非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