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公屋│探索巴黎市郊被遺忘的後現代世界

這些照片不是電影場景,當中的肅殺感是來自現實,這是巴黎的郊外一些「被遺忘」了的房屋。當中提及的「被遺忘」不是指…

這些照片不是電影場景,當中的肅殺感是來自現實,這是巴黎的郊外一些「被遺忘」了的房屋。當中提及的「被遺忘」不是指完全無人記得,而是曾經這個建築群是用了很多資源,得到很多社會關注,為推行大型房屋政策以建。只是,隨著時間流逝,這些「曾經計劃好的未來」都成了幻影,只能在藝術家 Laurent Kronenta 的鏡頭裡再次被大家看到。

而其實,你可能真的在電影中看過這裡的建築,因為電影《飢餓遊戲:自由幻夢》及 1985 年的英國科幻黑色幽默電影《巴西》,也被這裡的肅殺與蒼涼迷倒,選擇了在這裡拍攝。

「Grands Ensembles」 是在 1950 年至 1980 年間巴黎效外,建於法國二戰後最大型的公屋計劃。當時西班牙建築師 Ricardo Bofill 受烏托邦思潮的影響,在設計中不難發現他想建造可容納不同階層社區的想法。

的確,現實裡,這堆於法國大諾瓦西區(Noisy-le-Grand)的後現代建築,在二戰後負起了接收當時的難民及從農村來貧民的重責。可惜,故事的設定很理想,過程並不美好。

法國攝影師 Laurent Kronental 走訪這堆建築,並沒有拍到烏托邦的場景,相反只是記錄了這個失去活力,在大城市一端,早被忘的角落。靜靜的存在,很少人看得見,就如居住在這裡的人群。

藝術家希望用這些相片提供另一個角度,讓人再次審視這些居民們的居住環境,關注這批或許被時代忽略了的一代人。

TEXT/ TING
IMAGE/WWW.LAURENTKRONENTA.COM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