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理都分為理性與感性兩部份。一般而言,隨了受過特訓的某些人,例如軍人、科學家等會以理性為決定的最終依歸,一般人都是感性動物。因此若我們想別人對我們有個好印象,或覺得我們有才、高尚、可靠等,應先針對一個人的感性面作打扮,可以的話就再針對其理性部分作準備。
PHOTO / andrea natali on unsplash
那該如何運用腦袋「理想化」的機制來提升我們於他人眼中的評分呢?奢侈品可說是其中一個容易著手的法門。簡單而言,說起奢侈品你心目中會營造出一個怎樣的人?富有、有閒、朋友圈子都是有格調的人。為什麼?試問一個沒閒錢、沒空閒的人會在意穿戴奢侈品嗎?有時間都拿來兼職多賺個午餐,買奢侈品的錢都夠吃一星期了,因此穿戴奢侈品的人,我們心理上就已經「理想化」把他想成一個較成功的人了。突破感性部分,接下來就要處理理性部分了。
PHOTO / erik mclean on unsplash
當別人第一眼看你穿戴了奢侈品時,感性就已經運作,對你有一個初步印象了。接下來理性就會問一堆問題去試圖反抗感性的直覺,這是人類免於受騙的原始機制,就像你看見鮮紅水果覺得應該很好吃,但接下來你會想是否有毒同一道理。理性問題包括:借來的嗎?單一件奢侈品不算什麼!一堆奢侈品掛在身上不代表有品味!這些問題基本上人人都會問,而問題也都來來去去那幾題,只要針對以上數題作些微調,那你就已經贏得大部份人的認許了。面對以上的問題,不用逐一解答,因為那會把你變成四不像奢侈品陳列掛飾,那就反向而行了。其實一堆理性問題的中心問題是:可信嗎?要面對這問題,需要一個整體感覺作回應,包括行走姿態,衣著品味、交友交際,待人接物等等,透過外在證據,證明你不是胡亂掛些奢侈品在身,而是真的精挑慎選,就正是那種有錢、有閒、身邊都是成功人士的那類人,不過這些東西,要點時間洗禮,所以你不會看到滿街都是這類型的人,因為品味這回事,有時候裝不出來。
PHOTO / joshua koblin on unsplash
那既然品味裝不出來,那穿戴奢侈品還有用嗎?記著很多時人的決定都是感性的,只要突破了感性部分就已經有莫大利益。下這例子正好說明: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去考車牌,她是那種左右不分,手腳不協調的天然呆女生。考前一天她已知自己不可能合格了。我聽後叫她試試穿得成熟一點,名牌包包頸鏈戒指拿出來,加一點宴會才登場的香水,恤好髮才去應考。她問我為什麼?我答她說:一般考官怕批准了一些幼稚、魯莽的人合格了,怕他們易生意外,又真的有統計指出,年輕男子、學歴收入較低的人交通意外比率較高。朋友要做的,就是避開那些特徵,好讓考官覺得安心,覺得一個會為自己打扮的女生不會輕易容許自己出意外。結果天然呆朋友竟然一次就合格了,還當場大叫了出來,想信她在考官心中的評分應該大打折扣,不過沒關係啦,她都已經合格了。
這故事,有令你明白到,合適穿戴奢侈品的好處了嗎?
林嘉良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學博士
美國彭博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香港註冊護士
加拿大註冊心理學家
香港心理治療總會主席
筆者為醫療科學博士及工商管理博士,現為香港心理治療總會主席,擅長捕捉心理,以創新方式突破思維枷鎖,曾善用心理學獲聘為大型機構高管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