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be I Can?
PHOTO / COSCO YIM
Billy Choi在八歲開始學習打鼓,當時導師正是現在的經理人李一丁,兩人相識充滿巧合與緣份,更隨時間發展由師徒變成夥伴。及後Billy鼓技成熟,開始為說唱團體Bakarie演出擔當鼓手,亦是他的修煉期:「記得第一次上台打鼓是內地的《草莓音樂節》,足足有數萬個觀眾,上台後緊張到不停腳震,踏著的Hi-Hat一直在『磁磁磁』,甚至要搬開左腳到地面,表演時既要帶動歌手,又想享受表演不斷胡思亂想,當時許多人會問我多大,我答21歲,每個人反應都是『嘩,年紀輕輕就開始表演』」。
PHOTO / 行動派
及後因為生計,Billy曾私訊一丁探尋工作機會,後者先是提議他學編曲,但Billy自言樂理太差,就轉而理解作要學更多技能。於是中學有跳Breaking底子的他,便從門檻較低的Rap入手創作,在2019年推出首支單曲《麥當勞》:「當時連mic都沒有,還是用GarageBand(電腦軟件)錄音,沒有多想就推出。」沒有前輩指導,憑一己之力土法鍊鋼,Billy頭兩年處處碰壁,令快樂先決的他坦言曾想過放棄:「基本上每當我出歌。十之有九的留言都是在罵,至第十個才可能有一個人鼓勵,那時女朋友躺在我身旁,我還哭著問她是否應該放棄。」再後來Billy苦盡甘來,與Tomfatki推出爆紅單曲《天水圍Gang Gang》登上ViuTV,終獲主流聽眾認同,令他開始思索以Rapper身份發展的可能性。
光頭幫to行動派
PHOTO / 行動派
《天水圍Gang Gang》後Billy事業一直處於上升期,陸續收到各大演出邀約,亦出演劇集《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然一切卻在Tomfatki解散風波牽連下大受影響,令他對友誼產生新體會:「從小到大我身邊都有好多朋友,我曾認為只要用心維繫,便有一輩子友誼;但現在我學到做人沒有一輩子的朋友與敵人,某些敵人在有需要時,可能是朋友,反之亦然。」他續指:「最重要的是不該只依賴身邊的人,大家都不再是小朋友,要開始展現自己不同面向;而就算最後只剩我一個,我也會唱下去。」Billy亦發現往往是團曲才有流量,但心底下他一直希望製作出自己的代表作,於是他憋住一口氣,用四個月時間完成《Sorry呢度係香港》:「我在說唱上再沒有新鮮感,靈感幾乎用盡,但我依舊用堅持與刻苦完成這首歌,所以是最代表到我的一首歌。」
PHOTO / 行動派
團隊方面,Billy與舊班底組成獨立廠牌「行動派」重新出發。成員包括從音樂至影像、幕後至幕前不同崗位,真正做到獨立運營,Billy多次強調幕後才是將創作實現成真的功臣:「我們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因為MV令大眾喜歡,掌鏡的一直都是何圖與Gary;團隊成員從以往合作至今,最可貴的是幕後能力,令我可以一直向前衝。」他亦自覺有一份帶領團隊突破的責任感:「要超越以往得付出兩倍以上的努力才可做到。我有時會擔心團隊或者觀眾會懷緬昔日的我們,所以我要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讓大眾知道『行動派』的Billy才是進化後的Billy。」
Straight Outta《海連茶樓》
PHOTO / 行動派
新曲《海連茶樓》從音樂製作、拍攝由「行動派」成員一手包辦,MV畫面甚具故事性,充滿周星馳與邵氏功夫片風格,而取景地點海連茶樓更由Billy父輩經營數十年,與其成長密不可分:「單曲以功夫作主題,代表『傳承』『知恩圖報』,故事講述我幫師傅報仇,其實代表報恩守護海連茶樓。放諸現實,家人將我養育成人,我想以一首歌報答他們,讓大家知道海連茶樓這個地方。冬菇頭髮型也參考了《火影忍者》當中小李與凱熱血的師徒關係。」
《海連茶樓》是Billy的避風港,從15歲人生第一次上班、23至25歲曾於此密集式上班,見證其從「細路」成長為大人的階段,更培養他與不同年紀、態度的人相處時的社會智慧。另外Billy坦言父親的工作態度對他甚具啟發性:「我爸從不貿然放假,他令我學懂就算沒有上司督促,自僱更要比『打工仔』付出更多努力,才可建立自己的事業。」他接續分享獲取靈感並非虛無縹緲地「等運到」,需要對生活的一切保持好奇心、反思及感悟:「有關個人經歷的創作靈感頂多一兩年便耗盡,我一般會選擇聽Podcast了解世界。」另外Billy上年培養了新習慣,好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我每天會寫四句歌詞恆常記錄想法,每當創作『卡著』時回看,翻用當中有用的資源,所以音樂人好看重自律,每天都要做些作品給自己。」
《成就解鎖》Billy Choi
PHOTO / 行動派
對於每個歌手而言,人生首次演唱會都是不可思議的經歷,Billy視演出為創作的動力,坦言曾無數次在家中戴上耳機、排好流程,獨自一人「從頭唱到尾」;如今幻想成真,他有感人生如一場遊戲,是以《成就解鎖》命題:「最初的目標的確未能刻下做到,但我們不斷推出音樂,一步步走上不同平台,終於夢想成真;打機『成就解鎖』靠經驗值,只要你每天堅持比昨天進步少許,成就自會達成。」
最後回首當初,Billy音樂生涯充滿大風大浪,即便是《天水圍Gang Gang》也被質疑「不是Hip Hop音樂」,但他表示:「HipHop是一種自信,只要你有勇氣說自己是Hip Hop,那就是Hip Hop;不斷否定他人才是最不Hip Hop。這文化很多時候都是說自己從低做起,如何在較劣勢的環境拙壯成長,成功後飲水思源回饋出生地。而我會以自己代表的地方為靈感:《天水圍Gang Gang》、《柴灣閣街》、《Sorry呢到係香港》、甚至《海連茶樓》亦然,所以我對自己『是否Hip Hop』從來沒有質疑。」他勉勵每一位創作人,堅持才是成功的金科玉律:「熱情終將會消耗殆盡,第一個月尚可用熱情堅持,但要證明有多喜愛一件事是靠堅持。我寫了六年才擁有首個個人演唱會,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饒舌,或許多試一年再定義自己也不遲。而當初質疑我的人,請問你仍有堅持自己的Hip Hop嗎?」
延伸閱讀: 牧森:正是那些經歷迷惘迷失的時候,才會變成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