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具象化
Hello Nico
Hello Nico的音樂以情感深刻、氛圍濃烈著稱,歌詞與編曲總能勾勒出沉浸的畫面感。談及如何捕捉這些複雜情緒,團員們表示,創作時他們常以視覺化的方式來構建音樂。「我們會想像一個畫面,像是水裡的氣泡、雨滴的聲音,或者某個特定環境的氛圍,用一個配樂的感覺來編曲。」Bass手信伯舉例創作〈變成一隻魚〉時,團員們會表達這是水裡的感覺,然後推進到哪些音色可以模擬水族箱中氣泡上升等,用聲音想像變成一隻魚的感覺;而在單曲〈花〉當中,他們則試圖捕捉風雨交加的意象,用樂器、聲音演繹雨滴,談到捕捉情感,鼓手 Jimmy補充主唱宇庭的情感表達也是樂團創作時尤其執著的地方。「 我 們 會 花 很 多 時 間 挑 選 vocal的tag,宇庭會遵從直覺,選擇最適合當下情緒的演唱方式,確保歌曲的情感真摯而到位。」著意於透過聲音描繪畫面,令Hello Nico音樂往往更具沉浸感,牽引聽眾的情緒。
甚麼是 Hello Nico ?
Bass手信伯
Hello Nico融合流行、電子與搖滾元素,並受到 M83、Coldplay等歐美樂隊的啟發。然而,團員們強調,他們並未刻意模仿任何樂團,而是將當中的啟發作為溝通工具,信伯指:「我們提到M83或Coldplay,只是因為這些是我們共同喜愛的參考點,但創作時我們更專注於自己的想法。」團員早期也有參與過其他樂隊,各自不同的音樂背景也為創作增添了靈性。譬如宇庭早期偏向民謠風格自彈自唱,信伯與結他手詠恩曾參與R&B樂團,而Jimmy則來自punk。「我們各自的音樂喜好不同,但最終就是在Hello Nico找到一個共識,比如在搖滾作基底之上加入合成器音色。」詠恩笑指他們的創作模式也相當特別,團員們會使用編曲軟體,經常性地互相傳遞檔案,彼此修改創作來完善作品,到band房會面排練時就以現場演奏為出發點再作調整,讓音樂更具現場感。這種創作方式讓每位團員都能將自己的想法融入作品,共構大家心目中屬於Hello Nico的聲音。
樂團的成長
鼓手Jimmy
導言提到,2015年Hello Nico推出首張專輯《熟悉的荒涼》,收錄單曲〈花〉、〈接下來如何〉更突破一千萬觀看,後續2016年更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新人」,但回顧整段旅程,團員們認為真正的成長並非來自獎項或外界肯定,而是音樂創作中的突破與自我認同。信伯提到,製作單曲〈哭泣的橄欖樹〉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切身感受到HelloNico的風格真正成形。而2016年的EP《閉上眼睛》則讓他們感受到編曲上的更多可能性。對詠恩來說,成長的時刻與擁有自己的錄音室有關:「這張EP是第一張在我的錄音室完成的專輯,從製作到混音都由我們掌控,終於知道自己想要甚麼。」Jimmy則從幫其他樂團製作音樂的經驗中,學會以更開放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鼓手角色,接受不同意見並融入創作。而宇庭認為,成長來自於平衡個人情緒與社會關係的過程:「休息的那段時間,我學會更抽離地審視過往在台上的自己,下一個階段則嘗試更冷靜地面對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找到表達情緒的新方式。」
孤獨的一群人
主唱宇庭
Hello Nico的歌曲常探討人際關係與都市生活的矛盾,這些主題與現今世代生活於都市的年輕人的心境產生強烈共鳴。信伯表示,他們的創作多源自團員在台北生活的真實體驗:「我們寫的是自己的感受,不是為了特定對象。只不過都市的繁華、人那麼多,卻無法找到歸屬的地方,這會更放大每個人的孤獨感,這想法也出現在各行各業的人身上。」在於宇庭從鄉下來到城市,則感受到強烈的文化衝撞,這種孤獨與矛盾感成為許多歌曲的靈感來源:「你可能不喜歡這城市的一切,但這又是我們努力建立出來的,所以又想在其中找到答案,探索自己的價值。」
結他手詠恩
詠恩則幽默補充:「做音樂的人在城市裡就是容易被討厭!」他接續分享曾因樓上鄰居的音樂製作人吸毒,連帶影響自己在房東面前多年辛苦建立的形象,但音樂人在都市生活中常面臨的誤解與孤立感,卻也成為創作的養份。談到最能觸及私密情緒的歌曲,宇庭坦言許多歌詞都源自個人經歷,「像是〈變成一隻魚〉或〈花〉,這些歌都帶著我自己的故事,寫的時候特別有感。」這些真摯的情感,讓Hello Nico的音樂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成為聽眾的情感出口。
回歸
Hello Nico於 2024年推出《Plan B:如果回來,我們一起看海》
2017年,Hello Nico在SXSW的演出獲得NPR Music的高度評價,這次經歷讓他們感受到音樂在不同市場的價值。「能用我們的風格在國際舞台上被認可,真的很開心。」然而,他們也提到,國際演出並不意味著要迎合當地市場,「我們不會為了日本表演就加入日本元素,音樂就是我們的語言。」2019年後,樂團因疫情等原因淡出,直到2024年推出《Plan B:如果回來,我們一起看海》並展開巡演。談及回歸的原因,詠恩表示是多重因素促成,「原本想存錢再做新作品,但疫情讓演出停擺,後來我們決定先開始創作,慢慢找回節奏。」宇庭則坦言,回歸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段時間我狀態不好,寫歌很痛苦,於是選擇休息。後來重新開始練習演出,感覺和以前不一樣,更能享受創作。」但眾人也表示從沒有過解散的想法,大家接下來也可以期待更多新音樂吧!
從音樂平台初試啼聲到金曲獎的肯定,再到國際舞台的亮相,Hello Nico成功以獨有的創作方式連結每個聽眾在都市生活的孤獨與掙扎。無論是過去的輝煌時刻,還是 2024年的回歸,四位始終以音樂找到自己的歸屬。未來Hello Nico亦繼續用真摯的情感與聽眾對話,告訴我們「並不孤獨」。
延伸閱讀:用六年《成就解鎖》個人演唱會,饒舌歌手Billy Choi以新歌《海連茶樓》報答家人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