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至右)費達拿、Tom Kristensen和Mark Webber三位殿堂級運動員聚首於勞力士包廂中。PHOTO / men’s uno HK
m: men’s uno HK
T: Tom Kristensen
M: Mark Webber
m:你好Tom,能分享一下你在勒芒耐力賽中經歷過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嗎?
T:這樣的時刻有很多,但最具挑戰性的一次是在2001年。那年比賽中的19個小時都在雨中進行。那是淩晨兩點,賽道非常潮濕,周圍漆黑一片——當時還沒有賽道泛光燈——我在一次停站加油後被叫上車。車隊決定換上半雨胎,但由於賽道仍舊濕膩,幾乎沒有任何抓地力。
前20分鐘簡直像噩夢一樣,我打了好幾次轉,幾次衝出賽道邊緣,感覺一切都要崩潰。但後來情況慢慢好轉,40分鐘後抓地力開始恢復;一個半小時後,我們意識到當時的輪胎選擇實際上為我們爭取了不少時間。
這次經歷教會了我,在勒芒的長期比賽中必須先挺過當下的艱難,並在心中保持掌握全局。當然在勒芒還有很多更艱難的情感時刻——我們失去過一些同伴。那種痛苦超越任何比賽中的困難。
m:你好Mark,是甚麼令你自F1重返勒芒?
M:90年代末我參加過兩次勒芒,那段經歷可以說是相當動盪——賽車真的「飛」了起來(註:Mark在1999年於勒芒連續經歷兩次賽車騰空事故),也讓我決定暫時遠離耐力賽。之後就是我的F1生涯,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保時捷,我或不會回到勒芒;我知道如果保時捷決定投入勒芒,那一定是認真專業的。當時我已經37歲,不算太老也不算年輕,正在尋找一種更平穩的方式從F1過渡,而保時捷正好給了我這個機會;這是一個能讓我以較為輕鬆的方式結束賽車生涯的機會,我感覺自己能夠為一個新的團隊帶來價值。我仍在比賽,但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和目標;也是在那個時期,我與勞力士建立了聯繫。
而真正讓我驚喜的是,和隊友之間建立起的深厚感情。那種兄弟情、一起奮鬥的深厚情誼,是我沒預料到會如此重要的。到今天,我、工程師和車手夥伴們還保留著一個聊天群組,非常美好。在勒芒經歷過高山低谷,我們為這項賽事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2017年,我的前隊友Timo Bernhard和Brendon Hartley獲勝,而我在前一年剛退役了。那年我以大使身份回到現場,並有幸頒獎給他們。結果三人都哭了,因為我們之間有太多共同的回憶。他們開玩笑說:「你早了一年退役!」這些時刻一直留在心裡,提醒我賽車中那些深刻的羈絆是多麼珍貴。
m:Tom,總冠軍的一枚Daytona,是許多車手夢寐以求的腕錶。你擁有多少枚冠軍腕錶?
T:我從沒真的數過有多少枚——雖然我贏了九次勒芒,但我並沒有在這裡得到九枚腕錶。無論如何,每一塊我擁有的勞力士,對我來說都意義非凡。勒芒組委會每年都會頒發「勒芒精神獎」,以表彰體現這項賽事精神的人,我獲獎時獲得一枚勞力士腕錶。現在我看到我兒子滿臉自豪地戴著它;這應該是勞力士的獨特之處——它超越時代,不只陪伴一生,更代表著傳承。這不僅是一枚腕錶,更是記憶、精神與榮耀的延續。
延伸閱讀:24 Hours of Le Mans 2025|賽車場的日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