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被告知無法發行,終勇奪金球獎三項大獎
《粗獷派建築師》去年已率先獲得威尼斯影展銀獅獎及最佳導演獎。早前,電影再在被稱為「奧斯卡前哨戰」的金球獎中再下一城,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劇情類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年僅36歲的導演Brady Corbet發表得獎感言時表示,他曾被告知電影無法發行、沒人會看這部電影,因此他想藉獎項激勵電影製作人。
2. Adrien Brody再演二戰相關電影
《粗獷派建築師》聚焦於匈牙利猶太建築師László Tóth戰後到美國展開新生活,由滿懷希望到美國夢碎的種種經歷。László Tóth於二戰後以難民身份逃往美國,卻發現美國不如他想像般美好,從前是地位高企的建築師的他,卻飽受壓榨與歧視,因此邁上了高低跌宕的追夢旅程。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Adrien亦曾憑二戰電影《鋼琴戰曲》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影帝。未知他能否再憑《粗獷派建築師》再下一城,二度登上奧斯卡影帝寶座?
3. 耗時長達七年製作
拍攝《Vox Lux》後,導演Brady Corbet着手籌備及製作《粗獷派建築師》。電影於製作期間曾經歷多次失敗,先是一度因疫情而影響於歐洲的拍攝進度,而後期原定計劃於波蘭邊境的拍攝工作亦因烏克蘭戰爭而受影響,最終需移師至匈牙利拍攝。為了電影,Brady Corbet與家人分開了長達將近兩年。
4. 片長達3小時35分鐘
《粗獷派建築師》片長達3小時35分鐘,超越同樣取材自二戰的《舒特拉的名單》(3小時15分鐘),以及去年奧斯卡大贏家《奧本海默》(3小時)。電影橫跨主角由二戰後至晚年近30年的人生,涵蓋天才建築師與贊助人、夫妻等關係間錯綜複雜的故事。Adrien Brody形容電影是個有關堅持與追求卓越的故事,而他亦透過角色體驗了一場完整的生活。
5. 採用VistaVision拍攝手法
《粗獷派建築師》採用了由派拉蒙影業於50年代開發的VistaVision大畫幅技術拍攝,復刻70mm格式放映,這也是近60年來的首部全VistaVision拍攝電影。這種拍攝方式可創造更高解析度及更廣闊的觀賞體驗。電影《星球大戰前傳:魅影危機》亦曾採用這種拍攝手法。
6. 主角Adrien Brody與匈牙利早有淵源?
Adrien Brody於電影中飾演匈牙利猶太建築師,而他與匈牙利其實早有淵源——Adrien的母親正是生於布達佩斯,並於匈牙利革命期間逃亡至美國。與電影主角László Tóth經歷相近,Adrien的母親亦致力追尋攝影夢,作品更曾於世界各地的畫廊及博物館中展出。
7. 在香港同樣能看到粗獷派建築
電影名稱所指的「粗獷派」並非主角László Tóth本人,而是其建築設計風格。20世紀50年代,粗獷主義(Brutalism,又稱野獸派主義)源自二戰後的英國,主要用於戰後的重建項目,並於60、70年代於全球盛行。粗獷主義受現代主義建築影響,多使用未經修飾的混凝土,並以其粗獷的外觀與功能性設計著稱,沒有多餘的裝飾,香港的聖士提反書院、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東海工業大廈等,均為這種建築風格之代表。
延伸閱讀:父親是怎樣煉成的?電影《爸爸》主演劉青雲、導演翁子光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