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Kevin Spacey在性侵風波後唯一能見天日的作品,這套香港譯為《華爾街狼群》的”Billionaire Boys Club”在剛過去的週末終於在美國上映,雖然片商在推出前都為Spacey的參演撲火,但似乎都是無力回天。在美國開畫日只有10間戲院肯上畫,最後更只錄得126美元(約989港元)的票房,到底Kevin Spacey是代罪羔羊還是罪魁禍首?
早在電影公司決定留用Kevin Spacey所拍的戲份時,發行商Vertical Entertainment就急急發聲明,指電影在兩年半前經已完成拍攝,希望觀眾不要因Kevin Spacey私德有虧而抹殺了整個團隊的努力。最後更重申對反對性侵並支持受害者挺身而出。只不過這套集合了Taron Egerton及Ansel Elgort兩名當紅演員的作品在兩年前已拍罷,實在難以再夾齊檔期補拍戲份。Christopher Plummer又錯失了一個工作機會。至於回到票房仆直的現場,到底錯是誰?編輯認為,Kevin Spacey的確是罪人之一,只是不能如標題所言,把責任全推到這個因性侵醜聞而被封殺的實力派男演員。
首先,電影早在一個月前已經在美國的各大數碼平台上架,減低了觀眾入場的意慾都是原因之一。再加上全美只有10間戲院願意上映,但是無論有多少戲院上映,若電影有足夠叫座力的話,一樣可以一票難求。君不見年初在香港重新上映的《瘟室》(The Room)?雖然爛到貼地,但只要有綽頭,一樣場場爆滿。
至於《華爾街狼群》一片的賣點就只有受性侵指控纏的Kevin Spacey。雖說”Bad news is good news”,但這次的賣點可謂是衰到無朋友,實在難有正面影響。
說穿了,電影都是一種以內容決定成敗的產品。Roman Polanski,Woody Allen等私生活有問題者比比皆是,那為甚麼他們卻相安無事?Woody Allen更在90年代懷疑性侵養女一案無罪後再創事業高峰,都是因為拍出的成品好看。
至於此片雖然在香港未上映,但在IMDB及Rotten Tomatoes的評價都相當不濟,當中在Rotten Tomatoes的影評評分只有11%,足見電影並非單單死於Spacey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