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Painting in Hong Kong
一畫廊 •方毓仁 方力申

當方毓仁在訴說國畫在香港發展史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個自70年代回港投身藝術界,及後在1991年創立一畫廊的人絕對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書。由國產畫作的引進到冒起至近年的概況,在他口中通通都是如數家珍一樣,令到這個訪問更有歷史質感。

 

要說到國畫在香港的話,方毓仁第一個提起的名字就是已故大師吳冠中。當年吳冠中於北京榮寶齋掛賣,索價100至200人民幣一幅。而當方毓仁在香港為其作代理的時候,以1000港元售出,之後需求愈來愈大,價錢亦隨之提高,甚至去到20萬一幅的價位。十倍的價錢再加幣值的差距,令到藝術投資者都對國產的畫作趨之若鶩。

而它們在當時能夠水漲船高,更要感謝香港當年的中西交匯,80年代兩大拍賣行佳士得及蘇富比均在香港設分行,令到更多人能留意到來自中國的畫作之餘,成交價的紀錄亦不斷再創新高。即使隨著內地在千禧年代開放,重心北移也好,香港依然都是世人購買中國畫作的重要地點。原因很簡單,只因內地對奢侈品的稅收及出口規定依然比香港嚴格,令香港地位依然超然。

 

 

而對藝術收藏入門者的建議,自幼受父親薰陶的方力申與父親有著非常接近的意見:都是以「量力而為」及「自己喜歡」作宗旨,而方父更直言不要把收藏藝術品「當成一門生意」。因為藝術品的潮流難以估計,一時風氣長久並不可信。而方力申本人則建議入門者先收藏一些新晉畫家的作品,除了價格更相宜之外,亦可以無影響下選擇自己所愛,「(藝術品)比股票好的地方在於,股票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但藝術品起碼還有張紙在。」方力申說。

雖然方父叫入門者不要把藝術當成一門生意,但對於志向於此的人,他都有一些提醒。雖然藝術品作為畫家情緒心境的投射,大部份的價值都會隨時間而上升,但盲目炒賣都不是好行為。要成功在藝術品市場投機,就需要閱讀大量資料做功課,除了要留意當時潮流之外,更要了解藝術家在行內地位甚至筆下作品的拍賣紀錄,而拍賣紀錄中更有可能是故意托價,單單這些已經令人理解到藝術品市場的複雜。雖然在方毓仁的口中,最能在藝術界賺錢的,都是私人收藏家,排在後面的分別在在生的畫家及拍賣行。

至於他所經營的畫廊則排在三者之後。所以絕對不難理解他為何會在之前其他訪問中多次指畫廊難做。之不過他眼中都有出路,就是由畫廊變身收藏家,但畫廊把好畫扣起則難以留住客人,所以要做的是發現有潛力的畫家,在眾人發現前先一步自行收藏。

而對於潮流的估算,方力申自己雖然不太熟悉,但都建議大家做更多準備以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在收集心頭好的同時亦可考驗自己眼光。而在業界多年的方父笑言自己沒有水晶球在手,難以預測。由吳冠中的水墨到當代的中國藝術家四大天王,並未有規律可循。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