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 Kubrick漫遊太空50年
現代電影大師們的啟蒙偶像

《2001:A Space Odyssey》,從50年前誕生到今日被盛譽不已,影片不僅包含不可思議的技藝和製作,今日的電影發展史來看,也影響了一眾導演及電影製作人。例如當時還是學生哥的George Lucas,就在看過《2001:A Space Odyssey》後,決定要拍出更好的科幻片,結果就創作出譽滿全宇宙的《Star Wars》系列,還有Steven Speilberg,他早期的科幻作不僅充滿大師的影子,更把大師希望拍攝《A.I.》的遺願達成。《Interstellar》被譽為當今世代的《2001:A Space Odyssey》(當然是不可能相提並論),其導演Christopher Nolan也稱大師為偶像及啟蒙老師。

 

此外,這影片讓當時觀眾第一次看到一齣認真的科幻電影。在此之前,荷里活的科幻電影幾乎都是B級片,都是那些如《Forbidden Planet》般,即是有星際冒險成份,有樣子有趣可笑的大怪獸和等待救援的美女的那種屬於娛樂片種為主,沒有太大重要意義。但Stanley Kubrick與Arthur C. Clarke的功課做得很足,影片的大部分內容就像是關於未來的紀錄片,讓科幻電影和其他更宏偉議題連結在一起。其實,大師本來就對科幻小說並無太大興趣,他拍攝《2001:A Space Odyssey》只是希望拍攝一齣可改變既有形式的電影。如此看來,他真的做到了,特別是不用語言文字而完全用影像表現。

 

 

在許多場戲中,時間又漫長又安靜地進行著;在說故事的方式上,則用精心設計的剪接挑戰了我們的理解,例如兩位太空人躲在艙裡秘密進行交談,鏡頭在兩人無聲的嘴唇間橫搖來去,接著切接到代表HAL 9000眼睛的閃爍著紅燈的鏡頭,我們才突然理解到,原來電腦竟能夠讀唇!這幾個鏡頭就在攝影棚內拍攝並經由別緻的剪接創造意義,包括後半段透過Dave的眼睛觀看,卻也同時交叉剪接他的眼睛大特寫、每眨一下就變換一種顏色。整部電影使用的電影語言是前所未見,觀眾必須自行組織理解,不過,即使無法理解當中的意義也沒所謂,因為觀眾也可跟隨鏡頭影像經歷一趟太空旅程。 

 

 

電影之所以使人信服,相當程度要歸功於佈景模型,那些太空船、太空站、月球基地等、都非常寫實,原因是那些設計並非由荷里活的設計師所創作,而是由科技工程師來操刀,特效也使用了當時最好的技術,例如Frank和Dave兩人在360度旋轉的太空艙中移動一鏡,旋轉的其實不是背景,鏡頭貼在實際旋轉的前景,因此創造出背景的無重力艙旋轉的錯覺。另外在60年代,電腦發展還十分原始,HAL 9000的眼睛、按鍵,都是當時對於未來電腦的想像,但這部電影就正正跟現在的非常相似,這不是巧合,而是一個學術性的推演。另外,電影完全不同於現在的過度使用CG技術,當中的「太空漫遊」部份,緩慢而優美,讓人深深信服,加上猶如「太空音樂」般的配樂,每一個元素的使用完全基於寫實主義。

 

 

《2001:A Space Odyssey》要探討的,是比探索太空更深奧的問題,那是超越人文、語言、及信仰,關係到人類的存在目的,又同時挑戰現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直接地說,就是對於上帝的概念。Kubrick在訪問中講過,神的概念在這部電影中是非常中心的問題,但這個神不同於傳統的定義,而是科學定義上的神。電影也試圖回應生命誕生之謎、其他星球上生物存在的可能、和高智慧生物接觸,並想著人類在宇宙的未來。大師所說的神,大概就跟大哲學家Benedictus de Spinoza或是愛因斯坦所相信的一樣,認同上帝和宇宙就是同一回事,所謂上帝不僅包括了物質世界,還包括了精神世界。人類對神的概念一直以來都被科學影響,透過《2001:A Space Odyssey》,在哲學層次上,進入一種看待未知未來的視角,再一次反思字宙一切的存在。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