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都很念舊│港足勁揪歲月

曾經,香港有著亞洲足球王國的稱譽,在這小小的彈丸之地上,擁有惹得不少鄰國艷羨的高水平職業聯賽,球場上可說是粒粒皆星,當中更不乏一些曾於世界盃舞台上大放光芒的世界級球星,每有賽事,入場睇波的球迷都迫滿了整個球場,有時更會因為買不到票而冒險攀到山上,為的就是一睹精采賽事。

 
 
 
 
然而,香港足球在近年彷彿掉進了谷底一般,縱然香港代表隊在對陣中國國家隊的比賽中,令大球場久旱再逢爆滿,但聯賽賽事的入場球迷人數卻是寥寥無幾,甚至過往每每均有國際級球隊到訪的賀歲盃球賽,在今年都變成了像鬧劇般的「香港對港聯」。昔日的光輝歲月已然不復存,這個叱咤一時的足球王國,何以才20年的光景,便告沒落至此?
 
 
街場打躉
放學要踢波,放假也要踢波,考完試更要踢返場波來慶祝!那些年還是學生哥的我們,踢波比其他一切都來得更重要,星期六日天還未亮便起床,就是為了趁那些球技了得的球皇阿叔、球霸阿哥還沒睡醒來到球場前,有那麼一兩個小時的空檔,可以盡情享受足球樂趣,不然待至9點左右他們來到之時,就只有在場邊自閉踢的份。那些年的街場,7點開始有人「鬥波」,8點已經有一兩隊在「跟隊」,至到9點球場裡的人分分鐘比在皇后像廣場的賓賓印印還要多,踢輸一場隨時要等兩個小時才再有上場的機會。運氣好的話,對住些以前可能是踢職業賽的「老甲」阿叔,或許可以憑住501戰術,捱得上十數分鐘;但若然不幸的話,可能在連「波皮都未掂過」的情況下就已經輸掉「暱時」;最記得有次僥倖贏了波,更是開心到整晚都睡不著。通常到了10點幾、11點時,隊友們都會說:「踢埋呢場就返歸」,但那並不代表就這樣回家下星期再約,而是與其在場邊呆等,不如先早早回家吃個午飯,待至兩點左右再回來繼續,因為中午時分陽光猛烈,曬得石屎地像個熱窩般,著住對「白飯魚」都感到燙腳,但亦也因此令球場在這時段通常也不會太多人,就算有也水平不會太高,因為高手往往都會等到5、6點後太陽下山才來球場。那時候踢波的一大目標,是希望總有一天成為晚上才施施然來到街場踢波的其中一人。雖然現在的我們終於做到了,但卻並非因為球技如何了得,而是我們從網上買到了場紙,甚或其實現在已經再沒有人踢街場了……
 
 
銀禧
對於不少喜愛踢波的人來說,獲得青睞晉身職業球壇是小時候的最大宏願。由於當年有不少職業球員在閒餘之時,依然會走到街場踢波,每當他們於場上發現到有潛質的年青球員時,便會介紹他們到球會試訓,並參加青年軍及預備組比賽,表現優秀的便有機會晉升甲組比賽,成為香港足球最原始的球探及青訓系統。直至80年代初,志在為香港重點發展的運動項目提供系統化訓練的銀禧體育中心成立,而當時發展興盛的足球運動亦順理成章地成為其中一員。由郭家明統籌的銀禧足球部,致力挑選年約12歲的潛質球員,為他們提供系統化訓練,而當中更不乏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球星,可謂當時香港的球星搖籃。然而隨著香港足球逐漸走下坡,已經更名為體育學院的銀禧於1997年將足球從精英項目中剔除,足球部亦隨之解散,令這個於十多年來不停為香港球壇製造本土球星的青訓系統被正式瓦解。
 
 
班霸精工
1908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成立,令香港成為全亞洲首個擁有職業足球聯賽的地方,更使之獲冠以「亞洲足球王國」的稱號。直至2011年,香港足球總會落實推行「鳳凰計劃」,並於2014年成立香港超級聯賽,以取代港甲原來的頂級聯賽地位。雖然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南華,曾經41次奪得港甲冠軍,但若要數到港甲在這106年裡最教人回味的昔日班霸,相信不少人都會為精工投下一票。由富商黃創山於1970年創辦的精工,擁有極為雄厚的資金及野心,不但以曾經帶領荷蘭國家隊獲得1976年歐洲國家盃季軍的盧保(George Knobel)為教練,並羅致了胡國雄等當打的本土球星,更憑藉高薪吸引了不少歐洲的頂級球星加盟,當中更包括荷蘭國腳連尼加賀夫(René van de Kerkhof)和南寧加(Dick Nanninga),以及協助阿積士三奪歐冠盃的功臣海恩(Arie Haan)。雖然黃創山在1986年因為不甘屈服於完全禁用外援球員的迂腐制度底下,而宣佈解散精工,但球隊在短短的16年間,卻一共囊括了41個冠軍,其中更包括於1979至1985年間創下了甲組聯賽七連霸的傳奇佳話。自精工神話幻滅以後,雖然亦曾出現過「東方皇朝」,而南華亦兩度榮膺「四冠王」,並邀得過畢特(Nicky Butt)及基士文(Mateja Kežman)這兩名前英超兵加盟,但均不能與之相比,而且隨著日本、韓國、澳洲等國家開辦水平極高的職業賽事,港甲的吸引力已經全不復再。
 
 
五一九之役
雖說香港球市近年甚為慘淡,但香港代表隊卻多次為球迷帶來驚喜,令不少香港人對本地足球的熱情再次燃燒起來,而於去年9月及11月進行的兩場「中港大戰」,更引起了全城哄動,結果港隊在一眾球迷的大力支持底下,連續兩場零封中國國家隊,為港隊在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的第二輪小組賽中出線保持一絲希望。話說至此,相信大家也定必想起1985年時,同是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的「五一九之役」。當時港隊與中國隊同樣處於東亞區的第三小組中,在踢最後一輪比賽前,中國隊以得失球較佳的情況下,力壓以同樣分數排在第二位的香港隊,意即他們只要在這場比賽中跟港隊打成平手,即可順利從小組中出線。豈料,最後港隊在實力被睇低一線之下,憑著張志德及顧錦輝的入球,終在北京工人體育場一共7萬幾名主隊球迷面前以2比1的比分作客勝出,並獲得小組第一名,順利晉身下一輪賽事。賽後,失望至極的主隊球迷為了宣洩不滿情緒而引起騷亂,不停向著場內投擲雜物,令港隊職球員要退到中圈,在當地公安保護下等候了半小時才能離開。而返抵香港之後,隊員在啟德機場受到了球迷們的英雄式歡迎,寫下香港足球代表隊在歷史中最光輝的一頁。
 
 
作為球迷的我們,總慨嘆曾經輝煌的足球王國,
如今已經沒落至亞洲三、四線。
那麼,曾經經歷過那段光輝時代的昔日球星,又怎樣評價現今的香港足球呢?
 
范俊業
暱稱:豬仔
位置:龍門
曾效力球隊:流浪、愉園、二合、快譯通、沙田、南華
現職:飛馬守門員教練、香港代表隊守門員教練
 
「隨著科技日漸發達,現今的球迷可以很方便地透過電視及互聯網觀賞到各個地方的足球賽事,當本地的球賽質素遠不及那些歐洲的頂級聯賽時,球迷也很自然地會從中作出抉擇。而且香港始終只是一個小城市,大多老牌球會都不是以地區為基礎,這與國外球迷會忠心去捧自己的地區球隊很不一樣,所以你會看見每當香港代表隊有比賽時,大家都會出來支持,但卻甚少關心本地的職業聯賽。當然,現今的香港超級聯賽只有九隊參賽,球隊數量極為不足也是弊病之一,所以希望未來會有多些有心的老闆願意出資搞好球市,並做好聯賽宣傳,從而吸引多些球迷入場支持。」
 
陳炳安
暱稱:阿巢
位置:前鋒、後衛
曾效力球隊:愉園、東昇、花花、南華、快譯通
現職:阿仙奴(香港)足球學校總監、now TV足球評述員
 
「近年的香港足球非常講求商業化、職業化,我並非說球會老闆在投放了資金後,希望獲得相對回報的想法是錯,但確實地,現在的球會老闆對於足球的熱誠,似乎已經及不上以前。當大家都只著眼於球隊成績的時候,很自然就會忽略了最重要的青訓工作,若沒有打好這個基礎,沒有給予足夠資源及機會讓年青球員成長,只懂得為了見到即時效果而不斷外聘外援球員,香港足球只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年青球員因為機會不足而引致質素下跌,久而久之亦令本土球員一代比一代差,並連累到聯賽質素下跌,更加吸引不到優秀的外援球員加盟,使球迷進一步離棄本地聯賽。」
 
丘建威
暱稱:丘仔
位置:後衛
曾效力球隊:駒騰、傑志、南華
現職:太陽國際體育會青訓經理、Cable TV足球評述員
 
「單從球迷入場觀賞賽事的數字上看,已經明顯表示出香港的足球正在急劇倒退,以前南華對快譯通的一場榜首大戰,可以吸引到2萬多觀眾入場,連對下游球隊也最少有數千人捧場,但現在卻只剩幾百人願意入場睇波。若說原因的話,真的是多不勝數,但確實無論在職業球會抑或香港代表隊方面,以前球員間的競爭性是比較大的,球員往往需要付上最大的努力才能在球隊中立足。而且無可否認地,香港的青訓工作在過去幾年真的是做得不太好,使現今的球員達不到球迷心目中的水平,令他們入場的意欲因而減低。」
 
李福榮
暱稱:福士
位置:邊鋒、邊衛
曾效力球隊:花花、海鋒、南華、依波路、聲控通、好易通、星島、晨曦、港會
現職:鐘錶業
「80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蓬勃,無形間吸引到歐洲不少國腳級的外援球員在職業生涯的晚年前來搵食,雖然這些球員的身型普遍都頗為高大,因而令當時的戰術都以高Q大腳的直接踢法為主,球賽的節奏極為急促,但同時亦不乏技術幼細的本土球員,兩者相輔相承下使整個視覺效果上更為刺激可觀,更能吸引到球迷。此外,那時候精工雖然是超班,但緊隨其後的南華、東方、愉園、海鋒、寶路華等等幾隊也是實力非凡,球隊間的競爭性大,也令整個聯賽的可觀性大增。」
 
林慶麟
暱稱:飛仔麟
位置:邊鋒、邊衛
曾效力球隊:花花、東方、快譯通、好易通、星島、傑志
現職:阿仙奴(香港)足球學校技術總監、now TV足球評述員
 
「在我年少時,香港地娛樂不多,睇波踢波在那時代是香港人的最大娛樂,不但球迷會更願意入場支持,對球員來說也會少了誘惑來影響他們對足球的投入程度。而且當時亞洲除了香港之外,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等地的職業聯賽也還未發展成熟,所以香港的職業聯賽就成為了外國球星登陸亞洲市場的第一選擇;但隨著這些地方的職業聯賽近年在得到政府及財團的大力支持下愈搞愈好,致使香港相對上對他們的吸引力大減,在沒了國際級球星加盟的情況下,對球迷的吸引力也相對地變少了。」
 
張志德
暱稱:細鬼
位置:中場、邊衛
曾效力球隊:流浪、加山、東方、南華、花花、快譯通
現職: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主教練、Cable TV足球評述員
 
「當然以前科技沒現在這麼發達,球員放在足球上的專注力也高很多,那時候我們幾乎整天都是在球場上度過,練完波又會去踢街場,歸根究柢球技是需要時間磨練才能好的。而且那時香港不乏像總統香煙、嘉士伯等的商家願意付出大量資金去贊助,令不少球隊都吸引到一些世界級球星加盟,除了精工的荷蘭兵之外,東方也有曾以隊長身分帶領英格蘭國家隊贏得世界盃的波比摩亞執教,而當年世界盃成員之一的亞倫波爾也隨之加盟為東方效力,讓我們這些本土球員有機會從他們身上學習,水準亦因而提高。」
 
陳志康
暱稱:Cowboy
位置:邊鋒
曾效力球隊:駒騰、流浪、南華、愉園
現職:太陽國際體育會總監
 
「我16歲就開始踢甲組,那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球員們的爭勝心非常之強,就算只是平日的球隊練波都會踢得很認真,是連給你過一次都不願意那種,所以練波時吵架口角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感覺上,近年的香港球員在練波甚或踢聯賽時,已經沒有了那種爭勝心,但看回早前的幾場世界盃外圍賽卻又發現其實他們是做得到的,或許那是取決於有沒有球迷支持的分別吧,但無論如何,真希望他們能將這種心態也帶到練波及本地聯賽上。」
 
潘文迪
暱稱:阿迪
位置:中場
曾效力球隊:聲控通、好易通、東方、南華、晨曦、愉園、大中
現職: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主教練
 
「時代變了,很多事都已經變得跟以前不一樣,就先從球員本身說起,以前那個年代的一班球星自小就在球場裡長大,1971年前的香港還未推行免費的強制性教育,不是每個家長都有錢供子女讀書,而且當時球市開始興旺,踢得好的話隨時做到球星,有不錯的收入,所以家長普遍來說都不會阻止小朋友去踢波。但在現今的香港社會,球員生涯有限又賺錢不多,學業相對地變得非常重要,那無可避免地練習足球的時間就會不及以前的人多。此外,現今的足球踢法講求實際及運送速度,球員能夠展示個人腳法技術的時間及空間都減少了,令人感覺沒有以前那麼高的可觀性,加上科技發達令球迷對於球賽的選擇多了,也就少了入場支持本地球賽。」
 
山度士
暱稱:道士
位置:中場
曾效力球隊:南華、好易通、晨曦
現職: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技術總監
 
「香港球迷是很單純的,以前最吸引到他們入場看球賽的就是球星,其實現在也沒有改變過,不說遠的,就說兩年前巴黎聖日耳門訪港踢表演賽就知道,入場的都是為了看伊巴,現在本地聯賽少人看就是因為缺乏球星,除了陳七之外還有幾多個是平時不看足球都會認識的?以前的香港足球,幾乎能在場上比賽的球員都能獨當一面,表現能給予球迷驚喜,更有一定的fans支持,而每當有甚麼大戰前,報紙上還會有幾版的詳細報道,現在呢?就只有那麼一小個角落而已。」
 
陳發枝
暱稱:賣魚發
位置:前鋒
曾效力球隊:元朗、寶路華、精工、南華、快譯通
現職: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技術總監
 
「也許是以前的人沒有特別著重家庭計劃的關係,通常都會是一些有四個子女以上的大家庭,相比起崇尚只生一兩個的現代小家庭理念,那時候幾個隔籬鄰舍的小朋友加起來,很容易就可以湊夠人數去踢波,幾乎甚麼時候都能夠找到人一起練習。而且在現今香港這個知識型社會中,家長對於子女的學業成績非常著緊,尤其是12、3歲時的升中階段,但這個年齡卻也往往是小朋友最吸收的時候,因此就算有再高的足球天賦,當他們在這個時候要花上所有時間去應付學業時,即使之後再用上加倍的努力,也未必能熟練地掌控到所需的技術了。」
 
鄭兆聰
暱稱:南美聰
位置:邊鋒、前鋒
曾效力球隊:愉園、東方、南華、快譯通、傑志
現職:冠忠南區總教練、
now TV足球評述員
 
「香港的足球生態是很特別的,因為在這個面積那麼小,人口只有數百萬的城市中,要辦好一個職業聯賽真的是殊不簡單,非常倚賴球隊老闆及贊助商的支持才能成事。尤其當之前有幾年香港足球搞得不好的時候,香港的足球圈便墮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中,球市低迷,令班主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使他們決定降低班費,導致球員薪金水平下跌,不足以支持生活開支,只好選擇轉行或依靠兼職幫補生計,變相令練波的時間減少,因而影響表現,結果更多球迷離棄本地足球,形成了今天的這個困局。」
 
 
TEXT / BODOM WONG
PHOTO / MICHAEL WONG、網絡圖片
STYLING / HO SIN WAH、VERA CHENG
MAKE-UP & HAIR STYLING / WILL MAKE UP
WARDROBE / ZARA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