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運動在香港
扯大纜:堅持之最

誰說苦苦堅持經已沒意思?耐力,一直是不少運動員的訓練要素。但若說到最需要耐力的運動,拔河這項冷門運動必定是三甲之內;不少人以為拔河只是單靠力量的運動,但其實除了實力外,還是一場耐力持久戰,不論生理體能上的堅持,對於香港拔河運動員來說,他們更要克服心理耐力。

 
不少人認為拔河是大家口中的「扯大攬」,但對於參與不少拔河賽事的香港隊選手謝承志 (Cyrus) 來說,這其實只是形態上的相似,實際比賽制度是更專業和公平。「拔河與『扯大攬』的最主要分別就是一個是專業運動,另一是休閒好玩的活動。同時對於體重分級及規則分明,讓整個運動更具公平性,競技性更高。一般來說,拔河比賽分為室外和室內,亦分為男子、女子、男女混合等不同界別。另外,賽前需要通過體重測試分門等級對決,由第一級320公斤(全隊人的重量)至第13級的700公斤或以下,讓整個比賽更加公平和安全。由於固定了每隊參賽選手之人數,並按體重分級,因此規則更為明確化。而拔河更是一項危險性較少,而且具備趣味性及公平性,以及可表現出團隊合作精神之運動。」
 
拔河的背後
其實,拔河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團隊角力運動,世界各地皆有拔河活動。在今日的各種運動會中,仍然不難看見有此項比賽活動。目前拔河運動可被區分傳統拔河及新式八人制拔河運動,傳統拔河為20至30人的活動,過去以祭祖等活動常出現;但新式八人制拔河則為近代較常推展的運動,同時,亦有不少學校開始推廣這運動,讓吸引更多新力軍加入。而Cyrus當初就是一位學校老師的介紹,讓他開始接觸這運動。「當初讓我接觸這運動是由學校開始,其後因一些機緣下加入了香港拔河總會,並開始參加不同有關拔河賽事。其實當初有不少人跟我說放棄這運動,因為真的是『吃力不討好』。在開始接受訓練拔河前,我們需要用3個月的時間讓手熟習大繩之間的磨擦,亦有很多不習慣這辛苦的訓練,就半途而廢或上了一堂就離開了。」
 
 
衝出大世界
吃苦,從來是每一位運動員必經的過程;同時每一位運動員有他們堅持的原因,而Cyrus的堅持原因就是想衝出香港和亞洲,參與國際拔河的比賽盛事。「其實拔河運動需要的體力和耐力,但對於心理上的耐力更需要。因為每次訓練是大同小異,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沉悶的事。同時,由於香港對於拔河這冷門運動的推廣和支助是十分少,而不少出國的賽事都是自付形式參與,所以對於一些學生和低收人的拔河選手是另一種負擔,亦有很多人因此而放棄拔河或被家人游說放棄。」
缺乏推廣和支助,一直是冷門運動的宿命;有時候,可能因為經費和推廣,讓一些有天份的運動員放棄他們的一技之長,向現實低頭。但亦有一些運動員,如Cyrus一樣,就算被人看不起或經歷運動過程的辛酸,也不放棄當初對這運動的希望和理想。「我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就算身邊有不少反對的聲音,也不後悔參與拔河這運動。同時,若能代表香港出征一些國際賽事,已經心滿意足;另外,亦希望這項運動能普及於學校中,讓更多人接觸和認識,並定期舉行一些學屆的拔河比賽,把這項冷門運動慢慢成一種熱門運動。」
 
TEXT / CHARLES WONG    PHOTO / MICHAEL WONG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