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定下了新目標,希望繼續專注在演戲上,繼續接一些新角色,讓觀眾看到我有不一樣的轉變。但有時,其實也很想到世界各地去走走。就像我喜歡挑戰不一樣的角色一般,我總是期望到訪不一樣的地方,去走走、去看看。希望疫情後,我可以去香港玩,香港的朋友也可以來台北,我們又再重回可以到各個城市走走的日子。」
帶給觀眾蠻不一樣的我
出道首部電影《返校》就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和金馬獎最佳新演員,之後曾敬驊主演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同樣成績斐然,票房破億,也曾參演電視劇《誰是被害者》、《做工的人》、《逆局》。退伍後他迅速調回工作狀態,在騰出空閒來香港,或到其他城市去一個小旅行之前,更多演藝工作已排在他的日程上。而對於大家的期望,甚至被稱為「億萬票房幸運星」,他直言其實感覺不大。因為他無法預測或改變票房,「一切都是運氣所造成的!因為在拍這些作品之前,我也不會知道票房是多少。你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是盡力的把那一份工作完成而已。」
或許與大家想象不同,在演藝歷程起步初期就得到不同讚譽及提名,曾敬驊第一個反應是來不及高興已經開始擔憂起來。「一開始這些東西是頗困擾我的,因為《返校》是我第一部作品,而我只演了兩部戲。別人其實還沒有看到我其他作品,也不清楚我在其他角色中,可以做出怎樣的表演。」他認為在這兩部作品裡,他的一些特質被大眾喜歡上,但在演技或角色處理上,也未有展現出太多可塑性被大家看見。「因此,我近來的目標還是專注在演戲上。 但就需要去努力創造出新的角色,還有尋找出自己新的定位。就如《逆局》 中,我挑戰了以往不一樣的角色,我期待能讓大家看見,跟之前自己不一樣的一些面向。」
覺得自己該怎麼就怎麼
入伍的時光,也為曾敬驊帶來了不一樣的經歷,他認為比較特別的是交到形形色色的朋友。「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幾乎工作都沒有中斷過,當時入伍其實是很好放鬆的時間點。我投入到一個新的生活圈,然後認識到很多不一樣的人。」他認為與這些不同的人相遇,這些閱歷給他帶來很多以前沒有的反思。「當兵時,我交了各式各樣的朋友, 有些年紀比我還小,但已經結婚有小孩;有些二十幾歲當老大等等。我還很喜歡與那種經常講話像不經大腦、會被很多人討厭的人聊天。他們就是會很直接的講出一些有的沒的,有人會想『你怎麼會說這樣的話』。但以另一角度看,他是很特別,有著不一樣看法。這讓我不禁去想,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總會有些人喜歡或欣賞,所以沒有必要因為大部份的人喜歡甚麼,而去跟着改變。就如,說不定有些人穿衣品味很死板老套,但可能以後潮流會遷回那個方向,那他就是與別不同,而時代的東西其實也一直在輪迴。」
面對你最擔心的事情時,其實更應該去面對,並承認它。
並不會因為他人的取向而改變自己,甚至忘記自己原本的初心,這個想法也貫徹在曾敬驊的演藝之路上。相比只跟著別人的喜好,成為大家喜愛的模樣,「我覺得有時候,你要在達到一個目標之前,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夠認識自己。」是的,自己才是一切的起點!演戲時,情緒很重要,要對手和觀眾感覺到,那這份情緒就必需來自自己真的感受。而要做到這樣,你就必需要足夠了解自己,特別是自己的恐懼或疑慮。「面對你最擔心的事情時,其實更應該去面對,並承認它。」
他認為進步與成長都莫向外求,要認清自己,特別是自己的不足,才能不至於永遠停留在原地。「當你感到害怕,認為自己沒辦法做到的時候,其實你更要去面對。有時候,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現在能力不足,而不是用一個逃避的心態與投機取巧的方式去達到目標。就是要勇敢一點面對自己,縱使失敗了,你回去的時候,也能重新思考,找出自己問題所在。然後,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再重新開始。」曾敬驊現在完成軍旅生活,又重新回來了,他指自己本來是一 個很在意別人怎麼看的人,也嘗試過懷疑自己。只是一路走來的經歷,讓他明白到與其一直迴避,不如另闢蹊徑,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式,勇敢地面對自己。期待在下一個作品看到不一樣的他;也期望我們都如曾敬驊一樣,不再被困在原地,經歷了一段好好的放鬆時間後,又可以重新出發。
TEXT/ TING CHAN & CHERRY LO
PHOTOGRAPHY/ KUOHUANKAO
STYLING/ BERYL CHANG張佳媛@我沒空有限公司
MAKE-UP/ YILI
HAIR STYLING/ ISIAH哲立@DRIVEN.BY.
WARDROBE/ DIOR AND SACAI
WATCH/ VACHERON CONSTAN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