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聲:一直都在
百萬奇蹟

問及林耀聲的近況,他說剛完成了一齣叫《起底組》的電影,和游學修、鄧麗欣等等一齊拍攝,我追問:「是警匪片?」阿聲笑說:「不,是高登起底組。」這個時代,真的要去適應一下網絡世界的新世代生活,起底不再是警察專有名詞,坐在電腦面前的你或我也可能是起底組組頭。同樣地,一齣電影作品,又不一定要在傳統的媒介發表,阿聲的最新作品就是一齣網絡大熱的短片,如把百萬點擊率轉換為票房,不出一個月就勁收一億,厲害過吳京。

 

即日完成的挑戰性

平時多見阿聲的演出,都是做一些較年輕文靜的角色,又常常做學生,但在這齣由麥曦茵為「3香港」執導的網絡微電影《何時何地一直都在》中,角色卻是比較成熟,是演一個經常出外公幹的好爸爸。

「以前在學生作品中也飾演過爸爸,這次再做,整個拍攝很有趣,由麥曦茵做導演到拍攝團隊都很年輕,所以很快能投入到這個爸爸的角色。鬍鬚是刻意為角色而設的,因為我一剃鬚樣子就很年輕,必須要早兩星期開始留。當女兒的小演員很可愛,自然能夠投入角色,實在不捨得罵她。」由於是微電影,一切也來得即時即興,阿聲稱只拍了一天:「這一次只拍12小時,要短時間就要投入角色,比較即興,而電影則有更多時間預備,在角色揣摩上能夠更深入。從前我演戲每次都有個多月去預備,但我也覺得不夠,所以今次覺得非常有挑戰性。」

而在這個時代,一個影像作品受歡迎與否,不是靠看票房、也不是根據收視調查,而是看點擊率,《何時何地一直都在》在facebook的點擊率由零至一百萬都不需一個月,傳播速度之快之多,同類短片少有,就連阿聲也嚇一驚:「來訪問前才知道微電影在網上的點擊率已經有過百萬,這種即時性能帶來很多驚喜 ,而且因為社交平台免費隨時都可以看到,亦容易接觸到觀眾,成為演員一個新的方向。當然也關係到短片的理念,這次談及的是家人,溫情主題,談及守護和成長,角色是我在守護女兒的同時,女兒其實也在守護我。」

他又稱片中描述互相守護和支持的精神,跟由麥曦茵牽頭成立的「Dumb Youth」理念也差不多,同時間也是互相守護和支持才能走到現在。「Dumb Youth並不像一間公司,而是似一間公社,大家有甚麼懂得就互相拿出來教大家,各有所長,而我就是負責搬搬抬抬出賣勞力,總之是大家沒計較利益的互相幫忙。而阿曦是帶我入行的,很多謝他令我沒有放棄,因為之前在《烈日當空》之後也有想過放棄,那些要做散工捱過的日子,當時當然是痛苦,但回想也是好事,現在算是正在建立好演員人生。」

拍一齣戲學一樣東西

「早前拍了一齣關於溫拿樂隊的自傳形式電影,我是阿強,開拍前有個多月時間去練彈bass,如果我能早半年或一年知道需要演這個角色,就能花更多時間去練習變得更純熟。」阿聲說他每拍一齣電影,都會學會一件新事物,最近他在訓練MMA,原因就當然是為拍攝一齣關於MMA的電影:「這齣電影是要真的落場真打,所以於拍攝前需要進行鍛練,戲中的對手分別是馬志威、還有一位是很有武打經驗的武師,我又要節食,每天練習8小時,例如要練鎖技,再去做gym。我本身只有踢波和有時做gym,但這次不能隨便了,因為只有個多月進行訓練,中間必需迫自己的body去到最好的狀態。」因為拍攝時不是即場過招,所以阿聲稱所有招式都在拍攝前綵排好,否則必定意外頻生。

關於學習,阿聲其實是頗謙虛的,他希望未來日子可以有時間重新讀書,特別是英語:「記得兩年前在瑞士拍攝《造口人》,整個拍攝團隊都是外國人,只有導演、副導演及服裝是香港人,整齣戲亦有90多場戲都是要英語對白,不過,我的英文卻只有小學程度,其實在拍攝之前電影組找了外國人教我英文,那時距離開拍只有一個月左右,但老師只教了四堂就說不會再教,因為他認為根本沒可能在一個月之內學懂這套戲的所有英文。那時阿曦跟我說:『如果想做就瞓身去做,盡全力每一天去熟讀劇本,我可以陪你』,於是每天我不停的讀,當時覺得每讀一個英文字都想喊,在瑞士拍攝的個半月,那時候很繃緊,因為好驚,每天都要熟讀劇本,又緊張到失眠,每晚要喝兩支啤酒才能入睡。最後成品我覺得只是僅僅合格,始終英文不是我熟悉的語言,我能明白到對白的意思,投入感情,但要飾演一個很熟英文的人,就只能是剛剛好過關。我希望將來還有機會拍攝需要講英文的戲,所以現在更想預先學習。」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