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覽Rolex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蠔式恒動格林威治型)腕錶的故事
Rolex 勞力士與澳門伯恩錶行合作,由7月3日至27日於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銀河時尚匯明珠大堂舉行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呈現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蠔式恒動格林威治型)腕錶的傳奇歷史。PHOTO/ © Rolex/SK Shek
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蠔式恒動格林威治型)腕錶於1950年代中期問世。當時正值洲際航空興起,航空業人員和跨境旅客能在極短時間內輕鬆跨越不同時區。GMT-Master腕錶於1955年應運而生,配備雙色24小時制刻度外圈,搭載機械機芯,錶盤中央設有24小時指針,清晰顯示兩地時間,成為經典。
伯恩錶行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馬良駒先生(圖左)、勞力士(香港)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張麗敏女士(圖中)、以及銀河娛樂集團零售部行政副總裁黃興齡女士(圖右)參與剪彩儀式。PHOTO/ ©Rolex/Chris Luk
展覽回顧GMT-Master腕錶和GMT-MasterII腕錶演變,通過一系列主題內容、展品和影片解述箇中工藝特色。首款GMT-Master腕錶至GMT-Master II外觀美學始終如一,其中經典雙色旋轉外圈更是經典。腕錶外圈、指針和錶面配色,以至錶冠位置和機芯性能均是腕錶的焦點所在。
雙色旋轉錶圈歷年演變:從塑膠玻璃至科技陶瓷
展覽場地展出勞力士由2013年至2024年出產的雙色Cerachrom陶瓷錶圈,輔以設計圖和科技陶瓷原料樣本,讓參觀人士初步了解雙色錶圈技術規格及製作過程。PHOTO/ ©Rolex/SK Shek
GMT-Master腕錶自1955年問世以來已經過數次改良。例如首款腕錶之旋轉外圈最初由塑膠玻璃製成,於1959年改用鋁材質製造,又於2005年以陶瓷製造,配備不同材質設計和配色。
雙色陶瓷旋轉錶圈由一整塊科技陶瓷製成,有效防刮,能防止錶圈因長期曝露於紫外光下而褪色。24小時錶圈字體的比例及位置經過精心考量,以指定角度精確對準錶盤中心。PHOTO/ men’s uno HK
展覽場地展出勞力士由2013年至2024年出產的雙色Cerachrom陶瓷錶圈,包括藍黑雙色(2013)、紅藍雙色(2014)、啡黑雙色(2018)、綠黑雙色(2022)、灰黑雙色(2023)和灰黑雙色(2024),輔以設計圖和科技陶瓷原料樣本,讓參觀人士初步了解雙色錶圈技術規格及製作過程。
GMT-Master腕錶至GMT-Master II腕錶機芯演變
PHOTO/ men’s uno HK
機芯方面,GMT-Master腕錶機芯總共歷經十一次改良。1955年版本搭載的是1036 GMT型機芯,而目前新款GMT-Master II腕錶便搭載3285型機芯。1982年,勞力士推出的3085型機芯設有可以獨立調校的時針。品牌為彰顯這項技術革新,便將搭載有這款新機芯的錶款更名為 GMT-Master II。
同場設有機芯主題展位,通過陳列八條從粗至幼排列的金屬圓柱和細絲,描繪品牌將長度為30米的合金棒加工成長度達3,000米的金屬絲線之過程。這些合金金屬幼絲正是Parachrom游絲原料,製成游絲擺輪,有助機芯精準走時。2005年,品牌首次採用Parachrom游絲於GMT-Master II搭載的3186型機芯之中。
解構夜光時標和錶帶的精妙之處
勞力士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呈現Chromalight夜光顯示和紀念型錶帶構造。PHOTO/ men’s uno HK
展覽內容還涵蓋夜光時標、指針和錶帶技術特色,相信能滿足品牌擁躉和GMT-Master系列腕錶愛好者的好奇心。Chromalight夜光顯示曾於2021年改良。腕錶指針及鐘點標記塗有夜光物料,能在黑暗環境中散發藍色強光,錶面清晰易讀。GMT-Master腕錶除了配備蠔式錶帶,GMT-Master II自2018年起更配備紀念型錶帶,提供蠔式鋼、金鋼及18K金款式。
勞力士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於澳門銀河展出。PHOTO/ © Rolex/SK Shek
勞力士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綜合GMT-Master和GMT-Master II腕錶工藝精髓,內容精彩,是旅遊澳門的好去處。
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詳情:
日期:2025 年 7 月 3日至 27 日(星期日)
開放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10 時
地點:澳門路氹城望德聖母灣大馬路「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銀河時尚匯明珠大堂
延伸閱讀:Rolex勞力士全新Land-Dweller及Cosmograph Daytona腕錶:彰顯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