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士忌中游泳可以嗎?信我,你不會想的。
話說從50年代後期開始,蘇格蘭威士忌發展非常蓬勃,酒廠及調和廠商生意興隆,甚至達至供不應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業界充滿信心,結果便是大幅增加產量,新酒廠應運而生。近年大熱的GlenAllachie、被Whisky Exchange看中收購的Tormore、名氣未算太大但產量不低的Tamnavulin,和被推崇備至、公認一線的Clynelish(二廠),均是建於該個時代。
然後,就好像編劇班教寫劇本一樣,事情總無一帆風順,故事總得安排挫折。在70年代開始(請別誤會,筆者尚未出生,只是我懂得歷史),市場口味轉變,Rum酒和Vodka成為了新寵兒,調和威士忌的需求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同時間歐洲經濟環境下滑、通貨膨脹持續、失業率上升、加上石油危機導致能源價格上漲,上述每一樣無不對威士忌蒸餾行業造成打擊。
結果,早十幾廿年大量製造出來的酒銷情慘淡,多餘過剩被形容為足以填滿一整座湖,這是「Whisky Loch」一字的由來。所以之後便看到1980年代的一連串停產、關廠以及倒閉:傳奇的Port Ellen到Brora,值得更多人認識的St.Magdalene以至Glenury Royal,還有Glenugie、Convalmore、Hillside、Banff、Glen Mhor、Coleburn、Glen Lochy以及North Port等,都是時代巨輪下的犧牲品。可以想像,這個行業於當時經歷了多麼強烈的一陣劇痛。
跨國威士忌湖成形
這是近十年眼看威士忌文化又再蓬勃發展的新一代飲家很難想像的悽慘情景。80年代起大約有三十年,這個行業其實一點也不好過,可以說是慢慢捱過來的,撐了這麼久終於等得到威士忌再見出頭天。
然後,另一個問題來了:由於過往十幾年威士忌風潮席捲全球,飲家人數大幅上升,達至史無前例的需求高峰,價格亦隨供求定律而穩步上漲,導致酒業巨頭到微型業者又開始變得非常樂觀,增加投資、建廠和增產的消息一浪接一浪。十年前,若叫一般飲家數數日本威士忌品牌,相信大都只能回答山崎、余市、白州、響等幾個;但是今時今日,日本威士忌廠數目已超越100間!且絕大部份是在過往數年內建成的!
至於另一生產大國愛爾蘭,於1987年時仍只擁有著兩間酒廠,今時今日已超越40間;澳洲更是誇張,自從奪得威士忌世界大獎後,大量商人認為有利可圖,威士忌酒廠數目已超過100間。
這或許還未夠驚訝,因為一些你未必能聯想到威士忌製造的國度,也趁著熱潮想分一杯羹:我說的並非印度或台灣(這些許多人都知道),而是你知道其實英格蘭也有造威士忌嗎?法國及德國在近年也大舉投入製造嗎?這數個傳統上被視作生產啤酒、氈酒、紅白酒以及白蘭地的大國,其威士忌蒸餾廠數字已分別超越50間、130間以至到令人咋舌的250間。你沒看錯,是250間!德國國內現有超過250間蒸餾廠在製造著威士忌。
連尚未建立市場、未知酒可以賣到哪兒的新興產國亦如此踴躍地參加製造,可以想像老大哥蘇格蘭及美國國內的情況已達何等熾熱級別,我不再另列數據詳述。
歷史似曾相識,我們正身處最多人飲威的一個時代;但究竟造出來這麼多酒與產能,需要飲用人口成長到如何規模,才能夠持續地消費掉?如此大規模的增產,是否又正為新的「Whisky Loch」形成製造條件?常說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人們究竟要如何避免慘劇再度發生?這個湖假若再次出現,將比有水怪的尼斯湖更加恐怖!
有興趣討論的,來酒吧或到社交媒體帳號中找我吧;我是Vincent,最叻洗杯的那個,我們下期見。
VINCENT LEUNG
House Welley Whisky Bar 與WhiskyNow! 酒展聯合創辦人
在威靈頓街某角,天天斟酒寫字,專業吹水,洗杯達人。深信威士忌是有故事有深度,可惜墨水有限,只能盡做。
延伸閱讀:調酒師對調酒師|認識世界知名調酒師,bartender與blender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