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後特色建築:法國 馬賽公寓 (Unité d’Habitation) 1952
PHOTO / IG@gregorzoyzoyla
70年來仍屹立不倒的法國馬賽公寓,遠離充滿典雅氣息的馬賽主教座堂等景點,但仍吸引不少遊客到訪。這座出自「現代建築旗手」Le Corbusier的多用途複合式住宅大樓,主要為戰後無家可歸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棲身地。
PHOTO / IG@tiwa_select
參考了粗野主義的建築風格,馬賽公寓底層架空,以高17層的方正大樓內,藏著337個單位,且間隔能滿足單身住戶到10人大家庭。公寓內兼備各類商店、餐廳、洗衣設備、書店;天台更有游泳池、健身室等公共設施,儼如一個小型社區。
PHOTO / IG@anasbarros
雖然清水混凝土外型予人死氣沉沉的感覺,但Le Corbusier特意在公寓外塗上紅、黃、藍三原色及綠色。配合經過綠化的天台花園,為公寓帶來充滿活力的視角刺激。外部設計滿佈巧思,內裡同樣充滿生活智慧。現代人為節省空間而建造「樓中樓」,Le Corbusier卻早於70年前,就為加強室內採光而設計出雛形。為建造出最佳比例,設計師更計算出最符合人體工學的黃金比例,令公寓盡可能實用舒適。1996年,馬賽公寓被列入世界遺產,現時亦會定期舉辦導賞團,讓各位遊客一窺公寓的神秘面紗。
2. 二戰後特色建築:美國 施格蘭大廈 (Seagram Building) 1958
PHOTO / IG@kyukyu0604
在摩天大廈林立的世代,樓高百層的商業大廈已非甚麼新鮮事。但近70年前,方正的高樓卻是當時的創舉。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的施格蘭大廈,就因其工整的結構,而被稱為現代主義及功能主義建築的佼佼者。大樓出自著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及風格多變的美國建築師Philip Johnson之手,結合二人風格成為時代經典。
PHOTO / IG@alice.rawsthorn
施格蘭大廈樓高38層,耗時四年建成,大廈摒棄一貫的金字塔式,採用當年罕見的長方體設計。由於不想租戶的百葉窗影響外觀,設計師設計出三段調節的百葉窗,令大廈觀感更協調。幕牆使用當時發明不久的染色隔熱玻璃,在陽光下透出低調而耀眼的香檳色。為達到防火要求而同時兼顧大廈外觀,Ludwig於建築內部包覆混凝土,外牆的青銅鋼架結構沒有刻意潤飾,這種大量使用玻璃及鋼鐵的建築手法,成為以後不少建築的模仿對象。
PHOTO / TWITTER@BauhausMovement
注重實用性的功能主義,不時被視為與美學互相排斥。但施格蘭大廈成功將兩者結合,創造出功能主義的經典作品。及至現在,世界各地陸續出現與施格蘭大廈相近甚至比其更高的建築,但卻始終不影響其經典地位。
延伸閱讀:香港好去處|本地5大英式紅磚屋打卡熱點推薦
3. 二戰後特色建築:日本 東京文化會館 (Tokyo Metropolitan FestivalHall) 1961
PHOTO / IG@tokyobunkakaikan
由Le Corbusier的弟子前川國男設計建成的東京文化會館,是東京都開都500年祭的紀念傑作,亦為東京最早的一批古典音樂廳。全館均採用鋼骨鋼筋水泥建造而成,不難看到其師傅Le Corbusier作品的影子。前川國男巧妙地為本館頂部設計曲面出檐,在西式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中,糅合日式屋頂設計。 文化會館與其師傅傑作、座落對面的國立西洋美術館相映成趣,讓此區被譽為東京的「文化山」。
PHOTO / IG@tokyobunkakaikan
當年,文化會館乃因應「在日本首都東京建造一座可以演出歌劇或芭蕾舞劇的正式音樂廳」的要求建造而成,因此劇場內的音效呈現自然絕不馬虎。會館開館以來上演過無數演奏會、歌劇、芭蕾舞劇,伴隨劇場內讓聲音迴響的雲形部件,創造出「近乎奇蹟」的音效, 令會館蜚聲國際。
PHOTO / IG@tokyobunkakaikan
1983年,東京文化會館因應需求,建造新排練大樓。大樓沿襲本館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同樣採用鋼骨鋼筋水泥興建。文化會館歷年來經數次翻新,以配合現代發展,卻依然保留外部設計,至今仍是東京活躍使用的「音樂殿堂」。
延伸閱讀:這張椅子超難坐?盤點4款打破傳統的前衛椅子設計,家具控務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