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參加者對未來的看法普遍正面及樂觀。 讀者不禁會問:弱智及精神病患者都對未來有希望及正面樂觀嗎?答案是肯定的。精神病患及抑鬱症患者會希望自己未來能痊癒,弱智人士希望他們的爸爸媽媽身體健康。看到這裏大家可能都會反思:我們的未來真的有這樣好嗎?要解構這個問題,我們可由人類的思維基礎著手。
人類最基礎的思維很簡單,就是心理治療學常用的「我句子」。 任何句子由我為本體出發的正向句子,都屬於「我句子」。我想吃東西,我想喝水,我需要被關注,這些都屬於「我句子」。 由此可見,有關大家自身的各樣事情全部都是正面的。 由此更可以推斷,心理問題的組成,正正就是「我句子」的失效。當我們的思維被社會不斷衝擊後,會把「我句子」變成否定句,例如:我不想上班,我不想亂花錢,我不想纏繞在混亂的三角關係中。這些句子會使我們混亂,因為人類的基礎思維是「我想」而非「我不想」。當思維是「我想」時,你只會有非常少數的選擇去達成夢想,但當你的思維是「我不想」時,你會有非常多的選擇,多到我們腦袋不勝負荷,就成為心理病了。
不得不佩服從事推銷和傳銷的朋友。因為他們的在職教育當中投放了很大的心力去把負面的「我句子」變成正面。當你能把一個人帶往正面,他的煩惱隨即消散,對你的信任度亦大幅增加,因此不難發現,推鋪健康產品、保險那些朋友的客戶忠誠度非常高。當然啦!畢竟是他把你從思維 深淵拯救出來嘛!
其實這招數正是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簡稱CBT )的核心概念。幫你的員工CBT一下吧!別再想不能什麼了!告訴我你可以做什麼!然後大聲對所有人說「我可以做到!我信自己!請大家都相信我!」試試吧。不妨看看,組織團隊的人全都在用這招呢!
林嘉良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學博士
美國彭博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香港註冊護士
加拿大註冊心理學家
香港心理治療總會主席
psyassoh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