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
PHOTO / IG @theacademy
Nolan多年來執導、編劇、製作過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當中包括 《蝙蝠俠– 黑夜之神 The Dark Knight》、《潛行凶間 Inception》、《星際啟示 Interstellar》、《鄧寇克大行動 Dunkrik》,以及《天能」(Tenet》等。征戰多年,他終於 憑《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 在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成功拿下最佳導演獎殊榮。
非科班出身的導演
PHOTO / IMDB
出生於科幻電影年代的Nolan成長期間深受《銀翼殺手》、《2001太空漫遊》等經典科幻鉅作影響,他從7歲起便會借用父親的Super 8攝錄機拍短片,但他大學沒有修讀相關學位,反而就讀英國文學。沒有接受傳統訓練令他,更容易對電影有不同的想法,但為了拍攝器材,他選擇了倫敦大學學院。可以說Nolan製作電影的技巧都是靠實踐邊做邊學的,正因為自學沒有規條,無限的思考空間讓他思考真正感興趣的題材,這種原始的直覺正是創意工業最重要的特質,令他在個人第一齣長電影《Following》,極度缺乏資源下依然建立起極鮮明的風格打出名堂。
把玩時間的能手
PHOTO / IMDB
Nolan的電影極具個人特色,時常會加入個人點子,就像幅畫作總會在某處看到作畫者的簽名,Nolan別注的個人「簽名」正是喜歡在作品中把玩時間。二十年代,蘇聯電影的蒙太奇理論(Montage sequence)說明了影片以剪接重組不同鏡頭,能產生全新意義,甚至能夠控制時間及空間。在《波特金戰艦》(Battleship Potemkin)的「奧德薩階梯」一幕(Odessa Steps Sequence),示範了剪接如何主宰時間,並以剪接操控著觀眾情緒。假如《波特金戰艦》中蒙太奇使用是見證剪接的魔力,那麼Nolan就用剪接去控制及重整時間,並且發揮到極致。
PHOTO / IMDB
正如上文所說,Nolan 1998年首部長作《Following》已經不按直線順序道出故事,而是透過剪接,把劇情發展的時序搬移、倒置,製造無法預知的效果,劇情愈發展下去,愈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跟蹤者及被跟者,Nolan這個「時空遊戲」顯得非常有趣,但同時又非常可怕。
PHOTO / IMDB
因為《Following》在口碑上取得成功,加上凌厲風格使人留有印象,Nolan很快便受到注意,爾後的電影更樂於調玩時間線,當中有的是因為故事設定(《潛行凶間》、《星際啟示錄》、《天能》),有的則為配合Nolan敍事情緒(《奧本海默》、《死亡魔法》)。他的電影中,時間和空間更像是一個閉合的圓,在自成的理論框架之內嚴謹遵從邏輯,碎片化的敘事風格自成一家,執導不同類型作品都保持一定的戲劇張力,未有一齣作品令人失望,使影迷對這時空遊戲上癮,不斷期待他的新作。
口碑票房雙收
PHOTO / IMDB
電影是藝術,同時是商業產物,製作成本動輒數百萬起跳,龐大投入令其天生注定比其他創意媒介更著重回報。不少導演在平衡電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皆會出現掙扎,但從當年《跟蹤》6000美金預算到《奧本海默》的1.8億美金,Nolan其中一個最為人讚嘆之處便是作品往往叫好又叫座,又有誰能想象傳記電影《奧本海默》與商業鉅片《芭比》同期上映竟然在票房上可一較高下,更因此衍生出一系列相關的meme。
PHOTO / IMDB
回溯當年《蝙蝠俠》三部曲是他從獨立製作轉戰主流商業之作,Nolan的《蝙蝠俠》雖然沒有飛天遁地的爽快畫面,卻賦予過往英雄片最為欠奉的「人性」,要知道此前所有超級英雄都是正氣凜然、永不氣餒的形象,他卻探討蝙蝠俠的恐懼、罪惡念頭,但這陰暗面與成長反而令影迷對這個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產生共鳴,成為英雄電影的顛峰之作。商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與作品不俗的口碑,令他晉身成為一線導演。
執著實景與菲林底片拍攝
PHOTO / IMDB
每位導演都對自己的作品有獨特的堅持,亦是鑄成個人風格特色的關鍵,Nolan常拍科幻片,卻在這特效滿天飛的年代,依然拒絕使用CGI(電腦特效)。對此他曾表示了解CGI的萬能,但又補充這對他而言有點像打安全牌。
PHOTO / IMDB
為了保持挑戰性,即使那可能只是迷你模型或道具,他亦一直堅持拍攝有真實形體的物件。回顧《奧本海默》驚人的「核爆」一幕,Nolan與製作團隊正是以微型模組配合沙漠引爆炸彈最大程度復刻當年的震撼畫面。
PHOTO / IMDB
他執著的另一點則是堅持使用菲林底片拍攝電影,對比數碼拍攝,菲林拍攝成本更高昂,菲林、沖灑、調光等都是成本,譬如本地Cult片傳奇陳果的成名作《香港製造》就因為沒有製作成本,所有拍攝用的5萬呎菲林都是過期貨。當然現在身價億萬的Nolan不無有這方面的顧忌,甚至為了呈現心目中理想的畫面,《奧本海默》以最高配置IMAX 65mm菲林攝影機拍攝,還與Kodak合作發明65mm黑白菲林,電影上映還特設最高規格IMAX 70mm菲林放映版本(全球僅30間戲院支援此規格放映)其餘IMAX皆為數碼,所以理論上香港觀眾要看「路蘭眼中的畫面」,最近也要飛到澳洲,這樣說應該了解Nolan對菲林拍攝的執著吧!
理性糅合感性
PHOTO / IMDB
Nolan的電影經常提出嶄新的科學理論,又以非線性手法推進故事,不少觀眾都覺得劇情相當「燒腦」。但Nolan是洞悉人性的導演,人與時間的對立是他愛用手法以調動觀眾情緒,《潛行凶間》現實五分鐘,等於夢中一小時; 《星際啟示錄》的時間膨脹,時間的不可抗力令觀眾很容易投入劇情,而往往科學的理性包裹著普世人類都能身同感受的道德情感兩難,這種人性的掙扎令我們看畢Nolan的一齣齣大作後,儘管對心理學、相對論,平行時空、核彈製造等議題依然一知半解,我們依舊會被當中的立意所觸動奉電影為神作。
延伸閱讀: 奧斯卡2024|除了《奧本海默》及《黑暗騎士三部曲》外,這些由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諾蘭電影同樣值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