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的大型浮城
PHOTO / waterstudio.nl
如果郵輪載上數以千計的遊客,仍能平穩地在海上航行,那為何不能在海上建造「浮城」?此「浮城」非彼「浮城」,不像氫氣球般懸在半空,以現時的技術當然尚未做到如「天空之城」般的夢幻離地。隨著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昔日的度假勝地馬爾代夫,預計於不久的將來會有八成土地沉沒。作為世上海拔最低的島國,聯合國預計再過約70年,馬爾代夫就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PHOTO / waterstudio.nl
為解決土地問題,近年馬爾代夫政府與荷蘭建築公司Waterstudio合作,計劃建造可容納20,000人的漂浮城市Maldives Floating City。漂浮城市外型以馬爾代夫獨有的珊瑚作靈感,外面被島嶼群包圍,遠看仿如人腦結構,與現代化設計相呼應。漂浮城市距離馬爾代夫國際機場僅約15分鐘車程,島上計劃提供房屋、娛樂休閒、醫療等基本生活所需設施。
PHOTO / oceanixcity.com
除了Maldives Floating City外,韓國亦正與丹麥建築公司BIG著手於釜山建造另一漂浮城市Oceanix City。與Maldives Floating City的建築原理相近,構想中的釜山漂浮城市將由六個方便互相連接的六邊形人工浮島建成,分別提供住屋、購物娛樂、教育等用途,預計面積可達75萬平方米,最多容納上萬人,於未來擴建發展成可持續發展城市。有別於Maldives Floating City充滿海島風情的繽紛設計,Oceanix City設計更具現代科技感之餘,仍不忘進行綠化,致力達至「零污染」的目標。
可持續發展
PHOTO / oceanixcity.com
填海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為人詬病,漂浮城市的賣點正是透過永續發展,將對大自然的傷害減到最低。漂浮城市如Oceanix City採用名為Biorock的生態岩石建造,除了比傳統混凝土堅硬三倍外,更可透過電流自動修復。有別於一般填海技術傾倒大量沙石在大海中,漂浮城市只需在海底以纜繩固定浮島,大大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島上的人造生態系統,更可為居民帶來自給自足的生活。
PHOTO / oceanixcity.com
填海得來的土地仍會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但漂浮房屋卻可依水位升降程度調整。即使遇上強烈風浪,浮島亦只會輕微上下移動。傳統陸地建築改動性較低,解決人口問題的重建項目,往往動輒花上數年才能成事。
PHOTO / waterstudio.nl
這類漂浮城市的彈性更高:有見未來或許越來越多主要地區被淹沒,這些漂浮城市可隨規劃改變,增建更多浮島,容納更多人。受到建築結構限制,現時這類漂浮城市上的建築物仍有高度上限。但正因如此,島上的居民反而能遠離石屎森林的壓迫感,回歸大自然。
延伸閱讀:工整的美學|3座疫情後必到訪法國、美國及日本二戰後特色建築
住屋新常態?
PHOTO / waterstudio.nl
在Maldives Floating City及Oceanix City爭相聲稱自己是「世上首個漂浮城市」之際,荷蘭早就有類似概念的漂浮社區。位於阿姆斯特丹Ijburg的Waterbuurt,是現時歐洲最大型的漂浮社區。區內共有逾百座漂浮房屋,原理與船屋相近。
PHOTO / waterstudio.nl
外型設計簡約的房屋選用輕鋼架、木板等建造而成,驟看與一般沿海房屋無異。為進一步固定房屋地基結構,每座漂浮房屋都設有建在水中的地牢。現時區內已有不少人在漂浮房屋居住了一段時間,證明了漂浮城市概念的可行性。
PHOTO / waterstudio.nl
隨著陸地上的居住空間逐漸減少,人類對居住空間的需求卻不斷上升,漂浮建築,甚至漂浮社區預計將成大勢所趨。假如上述的Maldives Floating City及Oceanix City真能成事,相信於人類而言將會是莫大的喜訊。但在尋求新出路、避免家園被淹沒之前,或許我們尚能為環保出一分力,盡力保護我們現有的居住環境。
延伸閱讀:住進時裝國度|3間必到訪聯乘Versace、Giorgio Armani等時裝品牌酒店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