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藝術家
近期風靡全球的Midjourney,由開發Disco Diffusion的英國藝術家Somnai設計及加以改良而成,因而又被譽為「進階版Disco Diffusion」。只需詳盡地打出心中的關鍵字及形容詞組成的句子,就能自動生成出畫作。
相比起同類型程式,Midjourney的生成速度更快、風格更多變、成品亦更細緻。當同類工具偶爾暴露突兀的AI痕跡時,它輸出的成品已能媲美創意工業等級,程式更能根據用家的喜好,創造出更具個人風格的作品。不論是抽象派作品、漫畫、3D產品,驟看下實在難以分辨出是出自人手還是AI成品。
寫實派的你認為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太抽象,近月由Google研發的Imagen,或許更能引起你的興趣。相比起前述的製圖工具,Imagen展示的成品更貼近現實,高解像度加上極高像真度彷如照片,更能修改現有照片的主體、不留痕跡地刪除物件。
與Midjourney相近,Imagen同樣只靠一句句子就能運算出成品。只要描述夠準確,可創造不同風格的畫作。隨著不斷學習,程式現時的匹配程度已高達88.8%。
AI創作凌駕人類?
這些製圖軟件不斷進步,相比Disco Diffusion約兩小時才能生成出完整畫作,Midjourney、Imagen等程式,最快只消一分鐘就能生成幾近獨一無二的作品。隨著AI製圖工具接觸門檻變低,你和我都能從中獲得靈感或娛樂——YouTuber的影片分鏡圖、獨立音樂人的單曲封面、教育工作者的圖像教材⋯⋯都能靠這些程式初步實現。
只是臨摹與抄襲,往往只差一線。隨著AI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這些繪圖軟件技術亦越趨成熟,其衍生出的各種問題同時漸漸浮面。只消一句話就能創作,這些創作者又能自稱為「藝術家」嗎?的確,這些作品的意念是出自創作者本身,但其形容畫作的句子可能會提及其他畫家或風格。
只是,創作風格真的能單以一個或幾個詞語完全代表嗎?又以Disco Diffusion為例,描述句子內引用畫家的名稱或風格,都會直接影響最終成品。既然如此,又會否影響藝術家們的原創意欲?
為了社會及網絡安全考量,Imagen及DALL E2這類生成像真度極高圖像的程式,會自動過濾暴力血腥、色情露骨等敏感題材。從網絡安全角度看,的確可避免有心人以軟件捏造假情景或假證據。但從藝術角度看,創作本來就不應受到限制,如果想利用這些AI繪圖工具創作,或許部份敏感的題材就無法呈現了。
延伸閱讀:塑造另一個我|20世紀先鋒藝術家Cindy Sherman作品介紹
無法被取代的創意
但說到底,藝術創作最重要的,始終是創作者背後想表達的主題及意念,作品中潛藏的各種細節、筆觸、作畫手法等,絕非向AI以字句詞語生成的作品就能取代。形容再準確,以現時AI技術看來,始終仍流於表面,最終成品還是得依靠人手加入細節。
假如日後AI能更加精準地讀懂你的心,或許到時它們會做的,就不止描繪你腦中構想的圖像了。這或許非藝術家們甚至普羅大眾所樂見的事。
延伸閱讀:遊走於黑白之間|3本日本現代主義攝影師杉本博司必欣賞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