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謂「時間能沖淡一切」,或許我們無法鉅細無遺地捉住每一個記憶,卻能以影像捕捉值得紀念的瞬間,甚至將意義延伸至更遠。「照片」明明是靜止的畫面,杉本博司卻能從只有黑白灰的無人之境中,紀錄下寓意深遠的作品。
1.《海景》Seascapes 1980-2002
從1980年代至2002年,杉本博司耗時逾30年時間,以黑白菲林拍下世界各處包括英吉利海峽、北冰洋、挪威海、黑海等地的水平線,締造出經典的《海景》系列。
系列概念源自「人人看得到的、共通的、普遍的風景」:杉本博司童年時,在熱海往小田原的湘南列車上,看到分明地把風景切割成兩份的水平線,畫面從此深深刻在他腦海內。
建築會依時代出現歲月痕跡、動植物會隨年華老去。縱觀古今,世上唯一恆古不變的,就只有由水和空氣建構而成的汪洋。我們之所以覺得大海療癒,主要是因為海洋的藍色和海浪聲。
杉本的攝影作品沒有聲音、也沒有色彩,剩下灰階的畫面,卻充份運用光影及線條,呈現出世界各地形態各異的水平線。大抵只有達到「見海還是海」的境界,才能向大眾展現出最純粹的共同記憶。
2.《劇場》Theaters 1975-2001
觀賞劇作是一般人到訪劇場的主因,但於杉本博司而言,劇場的意義遠不止於此。自1975年起的20多年,杉本博司走訪多間20至30年代建造的美國劇院,以及日本東京、大阪、法國巴黎、澳洲悉尼等地的劇院,以菲林攝影「錄下」劇院影像。他選擇在電影開始放映之際,於劇院樓座開啟快門,以長曝的方式拍下照片,直到電影放映完畢。
放映屏幕是漆黑中的唯一光源,杉本博司卻反而聚焦於劇場整體,以及觀賞電影的觀眾上。他曾於其著作《直到長出青苔》提及創作源起:「如果把一整部電影在一張照片上拍攝出來會是甚麼樣?」
「我心裡回答說,『你會得到一張發光的帆布』。為了能實現這個想法,我馬上開始實驗。」他將電影濃縮於一張 「發光的帆布」上,我們無法得知電影的內容,卻能另一角度思考「時間」之於我們的意義。
延伸閱讀:工整的美學|3座疫情後必到訪法國、美國及日本二戰後特色建築
3.《建築》Architecture 1997-2002
1997年起,杉本博司在五年來走訪世界各地55座現代主義建築,包括美國西格蘭大廈(Seagram Building)、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所羅門·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等。
他沒有如其他攝影師般清晰紀錄建築物,反而參考既有的建築影像,再刻意於無限遠的焦距失焦,讓一幢又一幢歷史建築化成模糊的光影輪廓。
「建築物是建築的墳墓,而我,面對這些建築的墳墓,將攝影焦點對在無限遠,拍下陰魂不散的建築魂魄。」杉本博司將失焦的影像形容作建築魂魄,只因他認為建築一旦開始建造,某程度上已抹去建築師的初衷。
他透過《建築》進行一場另類的「眼睛旅行」,回歸建築師創作的初心,同時證明現代主義的建築,就算被模糊後仍能保有其特色。
延伸閱讀:香港創作威士忌酒標|專訪Club Qing老闆Aaron Chan及畫家Katy 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