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figure之父」如何看待這名銜?與劉建文Michael Lau對談:「生活本來也是藝術的一種」

香港figure之父近日回歸香港,舉辦最新個展「花園裡」。縱橫藝術界多年,Michael這次與我們分享自己對藝術創作及本地藝術發展的看法。被封「香港figure之父」多年,他又喜歡這個稱號嗎?

m:men’s uno  ML:劉建文

m:對於「figure之父」的稱號,你會擔心外界因此對你定型嗎?

ML:不會的,這可以是一件很開心、有趣的事,難得被稱為這個範疇的「教父」,又有甚麼所謂?換個角度看,這是一種肯定,而非標籤。而且這個稱呼已經有二十多年,近十年我亦嘗試了更多不同的事,所以也不擔心別人認為我只會做figure,只要大家認得我是Michael Lau就可以了。

m:遊走於藝術界多年,你認為香港的藝術發展有何變遷?

ML:簡單來說,最大的變遷是蓬勃成長。現在的藝術圈與三十多年前相比,已經精彩得難以置信。當初我們辦藝術時,真的沒太多人欣賞、支持和明白。當年真的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這也是我從畫畫轉為做figure的原因。要不是當初碰巧發現做figure能開闢另一條道路,或許現時也不能輾轉再次發展畫畫這項興趣。現在有了M+、Art Basel等政府配合的藝術場地及活動,加上社交媒體的興起,大家只要上載自己的作品,就可以很國際化地自我推銷,比從前簡單多了,也因而孕育一群年青的藝術家,我很高興看到這種轉變。

m:於你而言,怎樣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品」?

ML:藝術的範圍很廣泛:吃一頓飯可以是藝術、你身邊的朋友也可以是一件藝術品;當你的笑話好笑得能開棟篤笑,也會變成一種藝術。其實每件事去到最專業、極致時,就可算是藝術品了。換句話說,「藝術」是沒有定義的。當然如果你想更出色,除了打好基礎外,就要如剛才所言:把握機會和耐心等候時機。社交媒體是個很神奇的地方,任何事都有機會在裡面發生,像早些年IG上一顆雞蛋的照片(@world_record_egg)也吸引了逾5,000萬人「like」,就是因為他們懂得看準時機,成為第一個做這種事且夠突出的人。

 

延伸閱讀:重回香港舉辦個展「花園裡」|專訪香港figure之父劉建文Michael Lau

 

「生活本來也是藝術的一種。」

m:於你而言,潮流/街頭文化與藝術創作之間的關係為何?

ML:其實今時今日,所有事都可以混為一談、被視為藝術創作的一種:LV可以很「街頭」、NFT又被稱為藝術,生活本來也是藝術的一種。所以其實任何事都可以是藝術創作,問題在於你能否意會,畢竟這件事未必每個人都能明白,假如你能明白、看到或感覺到,那件事就可以算是藝術。但「感覺」也是種很難說清楚的東西,所以也很難界定何謂藝術。因此也不用將潮流、街頭文化及藝術創作等分得太開。

m:對於香港藝術界的發展,你有何寄望?又有甚麼想對香港有志在藝術界發展的新一代說嗎?

ML:兩個字:「努力」吧,正如姜濤所言「用作品說話」(笑)。畢竟我們做創作的,一直都需要以作品示人,你不能光說自己很厲害,卻沒有作品證明。所以說到底還是勤力一點、不要錯過每個機會。即使我們已經做藝術這麼多年,仍要一直嘗試、學習。不要覺得自己做不到,總之就先勇敢去嘗試吧。我想這是對現在想投身這行業,或繼續在藝術界發展的人的忠告,雖然這些都像是老生常談,卻也是不變的事實。

m:未來還有甚麼想嘗試的事嗎?

ML:很殘忍,剛剛才策劃了這個展覽,又問這個問題(笑)。我想是繼續辦更多展覽吧,始終在museum辦展覽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但一步一步來吧,再之後有機會可能會是NFT、動畫?其實只要是牽涉藝術、創作而我又未嘗試過的,例如建築,我也想試試。

 

TEXT / CHERRY LO

PHOTO / WAI H、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慶幸人生有畫畫這件事|專訪插畫家兼YouTuber潘詩亮Bread

Koomen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