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利馬 Alisos de Amauta貧民區
作為秘魯近年的文化及商業中心,利馬同時被視為秘魯的旅遊勝地。但發展成現代化、充滿摩天大樓的城市的背後,卻加深了當地的貧富懸殊問題。利馬城區周圍,就仍有不少依山而建的貧民窟;當中的Alisos de Amauta貧民區卻有著不一樣的生氣。
秘魯街頭藝術家Xomatok接觸城市藝術十多年,一直希望透過藝術,改變人們與城市之間的關係。相信破窗效應的他,認為就算無法從根本問題即時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假如能為原本看似死氣沉沉的貧民區添上色彩,改善外觀後也能降低犯罪機率。因此,他與利馬文化局合作,於Alisos de Amauta開展為期三個月的《Pinta Lima: Bicentennial Edition》藝術計劃,為水泥房屋群注入色彩。
Xomatok利用了貧民區依山而建的特性,與當地居民合作,為13條長樓梯繪上當地的傳統披肩及地毯Lliclla上的圖案,巧妙地為社區注入傳統色彩。近看之下,每級樓梯都塗上各種鮮艷亮麗的顏色,遠看又變成長長的「地毯」,圍繞整個貧民區。從此居民每天拾級而上回家時,也多了一份樂趣,可算是艱苦生活中的一點甜。
從居民們著手參與、看到成品後的笑容發現,或許藝術不能實際改變居民的物質生活,卻可療癒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
延伸閱讀:紀錄廢墟中的生機|「香港遺美」版主林曉敏:「對萬事萬物都抱有感恩的心,照片感覺也會不同。」
柬埔寨金邊 白樓(White Building)
2021年,自小生活在柬埔寨金邊著名地標「白樓」的Kavich Neang,為面臨迫遷清拆的家園而拍攝的紀錄片《白樓的前世今生》上映,令這個曾經的金邊貧民窟再度備受關注。
後世所認知的白樓是低收入人士集中地,但60年代建造時,它卻曾是風靡一時的現代化複合式住宅,以供中低收入公務員入住;當時政府更希望將白樓塑造成時尚中心。白樓由柬埔寨「建築學之父」旺莫利萬(Vann Molyvann)設計,採用了柬埔寨50、60年代盛極一時的新高棉建築風格(New Khmer Architecture)。樓高四層的住宅大廈保留了柬埔寨傳統的高架屋概念,卻又糅合了法國簡約的建築風格,純白的外牆更突顯大廈的高雅。惟好景不常,當年大樓建成後不久,柬埔寨就遇上政局動盪,金邊因而淪陷。昔日的繁華新時代理想幻滅,原本居住在白樓的公務員亦悉數搬走。
無人看管加上日久失修,令白樓漸漸變成低收入人士的聚居地。搖搖欲墜的大廈中,高峰時曾住進了約2,500名居民;雖說是貧民區,但白樓卻吸引不少藝術家進駐,當地的居民在大廈內經營縫紉、雜貨店等小生意。暗黑破舊的走廊及樓梯間,成為藝術家們作畫的好地方,亦為大廈注入一絲生氣。2015年,美國壁畫藝術家Miles MacGregor及塗鴉藝術家David Chui更在大廈的外牆繪上當地一名居民縫紉的大型畫像,在當地引發討論。
直到2017年,剩餘的500戶居民被迫遷出白樓,這個見證金邊發展逾50載的地標建築,終仍難逃清拆命運。現在白樓已成過去,取而代之的新式綜合度假村Naga3,預計將於兩年內完美地融入附近金碧輝煌的景點中,彷彿白樓從未存在。
在旁人看來,或許白樓的確已是非清拆不可的危樓,但於白樓的居民而言,它卻是個見證著金邊歷史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更多像白樓般建於50、60十年代的新高棉建築遭拆卸,柬埔寨的舊時代,似乎亦將畫上句號。
延伸閱讀:工整的美學|3座疫情後必到訪法國、美國及日本二戰後特色建築